哲学|以会通中西构建原创性哲学体系——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

【哲人追思4】
作者:李超杰 ,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副教授);彭国华 , (人民日报理论部高级编辑)
1.不知老之将至:研思不辍的哲学人生
哲学|以会通中西构建原创性哲学体系——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0年9月10日 , 教师节 。百岁高龄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与世长辞 。世纪老人以这样的告别方式 , 再次诠释了这位中国学者“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崇高风范 。
张世英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美学家和哲学教育家 。在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 , 他在西方哲学(美学)史、德国哲学(美学)、中国哲学(美学)和中西哲学(美学)比较等领域 , 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尤其是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 会通中西 , 构建了以“万有相通”为核心命题 ,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哲学体系 , 为从哲学层面回应中国的时代课题 , 为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在国际学术舞台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 被学界誉为“中国西方哲学研究界的重要先驱者和导师”“为中国哲学界的未来发展树立了典范” 。
张世英1921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城郊一个名为“柏泉”的乡村 , 自幼深受作为中小学教员的父亲影响 , 熟读《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中国经典著作 , 《桃花源记》是他背得最熟的名篇之一 。陶渊明“不慕荣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气节 , 对他的为人和治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
哲学|以会通中西构建原创性哲学体系——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哲学|以会通中西构建原创性哲学体系——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59年到1966年 , 张世英先生曾主持《光明日报》“哲学”专刊的编辑工作 。图为张世英先生晚年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 。
1941年 , 张世英考入西南联大 , 先后就读于经济系、社会系 , 最终在哲学上找到了志趣所在 。在名家荟萃的西南联大哲学系 , 他开启了终身服膺的哲学人生 。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系统介绍、翻译黑格尔著作和广泛深入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专家贺麟 , 成为他哲学道路的领路人 。特别重视熟读西方哲学经典原著 , 尤其是柏拉图《理想国》的冯文潜 , 则从治学态度和方法上使他终身受益 。此外 , 汤用彤、金岳霖、冯友兰、陈康等诸多大家的授课 , 也极大丰富了他的哲学素养和哲学思维 。
1946年 , 张世英大学毕业 , 在天津南开大学任助教、教员 , 先后讲授形式逻辑、哲学概论等专业课以及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政治课 。1951年秋到1952年 , 任武汉大学哲学系讲师 。1953年院系调整被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 从此在燕园度过了接下来的学术生涯 。在北大哲学系 , 他开始教授西方哲学史 , 并以西方哲学史 , 尤其是德国哲学、黑格尔哲学为专业研究方向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 , 张世英先后出版了《论黑格尔的哲学》《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述评》《论黑格尔的逻辑学》等著作 , 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红旗杂志》等权威报刊发表了40余篇同西方哲学史 , 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相关的论文 , 在我国哲学界崭露头角 。1959年到1966年 , 他主持《光明日报》“哲学”专刊的编辑工作 , 该专刊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报纸唯一的哲学专刊 , 为发展我国哲学事业、培养一代哲学专家作出了积极贡献 。
改革开放后 , 张世英迎来了学术生涯的第二个春天 。20世纪80年代初 , 他仍以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 , 先后出版了一系列重要著作 , 成为国内以至国际知名的哲学史家 , 尤其是黑格尔研究专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 张世英的研究范围逐渐从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转向现当代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 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 。其研究成果 , 集中体现在《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这两部著作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