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宗|17岁崇祯帝处死大宦官魏忠贤,表面合情合理,实则后患无穷( 二 )
那么魏忠贤到底为什么在十七岁崇祯帝面前不堪一击呢?此事还要从朱元璋说起 。
文章图片
朱元璋
皇权至上 , 祖训压制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初期 , 就直接把宰相制度废除了 , 将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君主的权力增大 , 意味着更有话语权 , 他可以凭借自身喜好来决定身边留下的人 , 所以初期魏忠贤拥有权力实际上是出自于熹宗的信任 。 而当熹宗下台以后 , 他的生死就掌握在崇祯帝朱由检的手里 , 一代天子一朝臣 , 因为朱由检看不惯魏忠贤所以最终魏忠贤不得善终 。
文章图片
东林党派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汉唐宦官之祸 , 曾镌刻铁牌明令:"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 预者斩 。 "在历史上宦官袁琦正是因为违背这条规定最后处以极刑 。 所以从祖训压制上看 , 魏忠贤的死也算情有可原 。 当然除了皇权压制的问题还有一股强大的势力想让魏忠贤死 , 那就是东林党派 。
东林党派的支持
在魏忠贤干涉朝政的时候 , 他代表皇上与士大夫阶级进行对峙 , 他就像皇上手里的一把刀 , 有些皇上无法出面做的事情 , 他可以做 。 然而也正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他不断处死和打压东林党派的人 , 使得他们矛盾激化 , 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魏忠贤动了士大夫阶级的"蛋糕" , 当产生利益纠纷时 , 他们的关系一定是不死不休 。
文章图片
魏忠贤之死
恰逢皇帝更替 , 他与崇祯帝的关系并不好 , 并且帝王年幼 , 在他心中魏忠贤属于小人的一方 , 一心想让他死 。 在东林党派的支持下 , 崇祯帝逼死了魏忠贤 。
魏忠贤的死 , 后患无穷
对于崇祯帝来说 , 魏忠贤的死其实是为国家埋下了一个隐患 。 魏忠贤在临死之前曾说:"杀我而依靠东林党 , 大明必亡" , 实际的情况也是如此 。 崇祯帝没有看到一旦魏忠贤死了 , 那么朝中就没有可以抗衡东林党派的人了 。 一家独大的情况会使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家更为动荡 。
在当时自然灾害频发 , 外部的女真军队虎视眈眈 , 内部的党派之争极为严峻的情况下 , 崇祯帝在没有完全培养出可以替代宦官和士大夫阶级对抗的人之前就自断臂膀 , 这无疑是加速了朝代的灭亡 。
文章图片
明朝的士大夫阶级
而且宦官所为是财与权而这些都是皇帝可以给 , 也可以随时收回的 。 但士大夫阶级这就不一样了 , 他们所为不仅有财、权还有名 。 本身就富裕的他们一直剥削压迫百姓 , 而在百姓需要他们的时候 , 并没有伸手帮助 , 反而打开了国门 , 可以说朝代的灭亡与士大夫阶级休戚相关 。
那么在历史中是否有正确处理宦官与其他阶级的人呢?实际上是有的 。
文章图片
唐宜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就是其一 。 他在登基前一直表现的痴痴傻傻 , 不关心国家大事 , 所以宦官马元贽放心将他扶上位 。 但当李忱上位后 , 就意识到宦官与一些老臣的威力 , 然后开始改革 , 提拔了不少科举出来的人才 , 避免结党营私 , 在培养出自己势力之后 , 就开始清理朝中各方势力 。 这种做法是值得推崇的 。
后记
【熹宗|17岁崇祯帝处死大宦官魏忠贤,表面合情合理,实则后患无穷】纵观魏忠贤的一生 , 从一个骑马射箭的贫寒子弟到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 最终却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 相信他自己也能想到吧 , 毕竟他曾经的所作所为让无数人民流离失所 。 人心不足蛇吞象 , 想来他最后的死也是顺应天道吧!
推荐阅读
- 崇祯|煤山上,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槐树,为何被铁链拴200多年?
- 崇祯|崇祯是末代皇帝,为何死后还会被葬在明十三陵中,谁为他修建的?
- 忠贤|明熹宗临死前留下一句话,崇祯如果听懂了,明朝也不会这么快亡国
- 太监|此人死后,大明迅速亡国,崇祯抚尸痛哭道朕杀错人了
- 崇祯|他相貌丑陋脾气暴躁, 杀人如麻还挖朱元璋祖坟, 崇祯听闻痛哭流涕!
- 钱谦益|崇祯上吊前为什么说“文臣人人可杀”?看钱谦益这个叛臣就知道了
- 努尔哈赤|魏忠贤干政时后金没有攻下明朝,崇祯登基后励精图治还被灭国了呢
- 崇祯|崇祯用袍子写下血书遗言六个字,劝诫李自成,道尽了一生的悔恨
- 崇祯|李自成主动求和 崇祯帝断然拒绝 错失明朝最后机会
- 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会被17岁的崇祯秒杀,我们被假象误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