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财经|国家重拳出击! 害人精被收拾了

叶檀财经|国家重拳出击! 害人精被收拾了

文章图片

叶檀财经|国家重拳出击! 害人精被收拾了

文章图片

叶檀财经|国家重拳出击! 害人精被收拾了

文章图片

叶檀财经|国家重拳出击! 害人精被收拾了

文章图片

叶檀财经|国家重拳出击! 害人精被收拾了

文章图片



文/檀小柒
【叶檀财经|国家重拳出击! 害人精被收拾了】柿子总挑软的捏 , 人总挑认识的宰 。
借助大数据优势 , 商家们正触碰良知底线 , 把用户当一头头待宰的肥猪 , 疯狂榨取油水 。
此前小柒和闺蜜出行 , 经常通过一个旅行网站来预定房间 , 这类酒店的房价 , 长年都维持在300元到400元左右 。
之前有一次和前台聊天 , 她告诉我这个房价淡季价格 , 也就在300元左右 。
好奇拿闺蜜的手机查了下 , 发现果然是300元 , 但是我用自己的账户查 , 就是360元 。
你一定猜到了 , 我被“大数据杀熟”了

针对杀熟事件 , 这次国家出重拳了;去年文旅部曾经就《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 希望通过这一条例来对不合理低价游、大数据杀熟等行为进行整治 。

现在 , 规定正式通过:从今年10月1日起 , 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 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 有律师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如果对客户实施了价格欺诈 , 客户可以主张3倍赔偿 , 最少也是500元的赔偿 。

杀熟 , 像癌细胞一样 , 蔓延至整个网络 。
同一趟航班 , 会员是一个价 , 普通用户是一个价;同样叫车 , 起始点和距离一样 , 有的人显示50元 , 有的人显示45元;同样买会员 , 苹果手机显示218元 , 安卓手机则变成了178元……

所谓大数据杀熟 , 就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 , 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 。
杀熟的幽灵 , 潜藏在每个人身边 。
2019年北京市消协发布了大数据“杀熟”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 , 88.3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或很普遍 , 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一般或不普遍的被调查者仅占11.68% , 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不存在的人为0!

这说明我们每一个人 , 或多或少都接触到了大数据杀熟 , 或者正在被大数据杀熟 。
不是说要维系好老用户 , 不是说网络让价格更透明吗?大数据杀熟 , 商家到底安的什么心?
杀熟是商家的生财之道 , 看人下菜碟的定价方式 , 是典型的价格歧视 , 能最大化谋取利益 。
举个栗子:若ABC三个人都看上了一支钢笔 , 预算分别是7元、9元、10元;一支钢笔的成本是5元 , 商家统一定价为8元 , 那么只有B和C会购买钢笔 , 商家只能从B和C手里各赚3元 。
但如果商家是个手持鹅毛扇的半仙 , 掐指一算就知道了ABC三人的心理预期 , 分别定价 。
卖给A收7元;卖给B收9元;卖给C收10元;这一下子 , 商家就可以赚11元 , 利润涨了一倍 。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 , 针对每一个人的差异定价很难;商家需要掌握消费者的所有数据 , 比如要知道每个人的交易偏好、消费习惯 , 才能定出一个消费者能接受的最高价格 。
但是借助大数据 , 一切就简单了 。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 , 是能低成本获取和存储海量的数据;比如 , 昨天王婆在网上给武松买了一床棉被、比如西门庆在旅游软件上定了十一假期的两张机票 , 其中一张名字是潘金莲;比如武大郎和王婆昨晚偷偷......


互联网爬虫通过琐碎的信息 , 就能还原出消费者的交易偏好 , 推测出他能接受的最高价格 。
比如旅游网站一分析数据 , 对西门庆进行了个人画像:老用户、和老婆之外的女人一起、每次都预定五星级大床房、不缺钱、而且还着急订票订房 , 那就把价格最高的房间推给他 。
通过大数据杀熟 , 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Shiller 曾对 Netflix 做过一个实验 , 研究发现 , 如果 Netflix 仅依据种族、收入、邮编这些传统因素来定价 , 可以把利润提高 0.3% 。
但如果收集人们线上平台使用数据 , 并以此作为定价依据 , 可以把利润提升至14.6%!
马克思曾经说过 , “如果有100%的利润 , 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 , 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 , 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