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二 )


皇帝们之中不乏因服食丹药中毒 , 甚至丧命者 。 如东晋哀帝司马丕"雅好黄老 , 断毅 , 饵长生药 , 服食过多 , 遂中毒 , 不识万机" 。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硅是典型寒食散中毒:"(天赐)六年夏 , 帝不豫 。 初 , 帝服寒食散 , 自太医令阴羌死后 , 药数动发 , 至此逾甚 。 而灾变屡见 , 忧慈不安 。 或数日不食 , 或不寝达旦 。 归咎群下 , 喜怒乖常 。 "
因为服食寒食散中毒 , 致使道武帝"喜怒乖常" , 使大臣人人自危 , 怀恨在心 , 寒食散中毒虽不致道武帝于死地 , 却是导致他被杀的重要原因 。
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文章图片

古诗云:"服食求神仙 , 多为药所误" 。 虽有东晋哀帝、北魏道武帝等服食丹药中毒的前车之鉴 , 隋炀帝所费巨万、费时六年、金丹"不成"的骗局在前 , 唐代诸帝仍"多饵丹药" , 或许因"风疾"之故 , 为治病养生而服用丹药 。
唐朝21帝中 , 迷恋金丹服饵术者至少有11帝 , 即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禧宗 。 如唐太宗因服食胡僧配制的长生药 , "遂致暴疾不救";唐宪宗李纯 , "服金丹 , 多躁怒";唐穆宗李恒 , "方士稍复因左右以进 , 上饵其金石之药" , 中毒暴亡;唐宣宗李忱"饵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药 , 疽发于背 。 八月 , 疽甚";唐武宗李炎 , "重方士 , 颇服食修摄 , 亲受法篆 。 至是药躁 , 喜怒失常" , 中毒身亡 。 另南唐先主李异 , "晚为方士所误 , 饵硫磺丹砂"中毒 , 致使性格躁怒 。
明代皇帝也热衷于服食丹药 。 明代21帝中 , 就有9人服食丹药 , 其原因除了求长生 , 还有治疗疾病、"助淫与求嗣" 。 明成祖朱棣因为风湿之疾 , 服食"灵济宫符药" , "药性多热 , 服之辄痰奎气逆 , 多暴怒 , 至失音" 。 明仁宗朱高炽"嗣统未及期月 , 奄弃群臣"的原因 , "皆 , 除壬小夫 , 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 , 明熹宗朱由校进食霍维华所"进仙方灵露饮" , "帝初甚甘之 , 已渐厌 。 及得疾 , 体肿" , 亦为丹药中毒 。 清世宗亦不吸取前代教训 , 仍痴迷于丹药 , 饵丹药而亡 。
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文章图片

饮酒中毒也是皇帝们常见的中毒之一 。 酒作为饮料的一种 , 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 满足了帝王们礼仪、社交与联络臣下感情的需要 。 然"酒者 , 水谷之精也 , 其气镖悍而有大毒" 。
饮酒过多 , 酒毒渍于肠胃 , 流溢经络 , 使血脉充满 , 令人烦毒昏乱 , 呕吐无度 , 乃至累口不醒 。 往往有腹背穿穴者 , 是酒热毒气所为 。 过量饮酒 , 酒中的有害物质如乙醇等在体内发生蓄积时 , 即可引起急、慢性酒精中毒 , 即"饮酒过多" 。
急性酒精中毒者如吴越钱俶 , 端拱元年(988年)秋 , 与宋太宗派遣的"赐生辰物使者宴饮至暮 , 是夕暴卒" 。 蒙古国太宗窝阔台也可能是急性酒精中毒致死者 , 十三年(1241年)十一月 , 窝阔台出猎返回时 , "奥都刺合蛮进酒 , 帝欢饮 , 极夜乃罢 。 辛卯迟明 , 帝崩于行殿" 。 窝阔台"欢饮极夜"而亡的原因很可能是大量饮酒 , 使酒中的乙醇等有毒物质迅速在体内蓄积 , 抑制大脑呼吸中枢 , 导致呼吸衰竭而亡 , 还可能是大量饮酒引发急性脑血管疾病而亡 。
中毒|皇帝生活条件无人能比,却为何活不过50岁?有一项生活习惯减寿
文章图片

漫性酒精中毒者 , 如北齐文宣帝高洋 , 即位"六七年后 , 以功业自矜 , 遂留连耽酒 , 肆行淫暴" , "沉酗既久 , 弥以狂惑" , "暨于末年 , 不能进食 , 唯数饮酒 , 曲粟成灾 , 因而致毙" 。 高洋长期大量饮酒 , 出现慢性酒精中毒症状 , 后来竟以酒为食 , "因而致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