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吸引大学生逆势增50%以上,重金补贴“求”才的义乌来真的( 二 )


文章图片

何若伟表示 , 义乌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开放包容之城 , 有高含金量的人政策 , 有“揭榜挂帅”的柔性引才机制 , 还有高能级的产业平台 。
其中 , 引进高层次人才 , 最高给予5000万元奖励;引进名优教师及优秀大学生 , 给予100-140万元补助;引进卫生领域人才 , 给予200-500万元奖励;为企业卡脖子问题和人才技术成果转化牵线搭台 , 发布首批“揭榜挂帅”项目100个 , 榜金超4亿元;拥有全球最大的光伏光电制造基地 , 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正在建设当中 。 对新设立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补助;每招收1名博士后 , 给予每年12万元补助 。
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 , 聚焦建设300万人口城市的活力之城义乌 , 也在试图营造“零成本”创业就业生态 , 比如 , 为首次来义大学生提供一周免费食宿和交通补贴 , 留义发展的可每月最高享受2000元生活补贴;大专以上人才子女入学全解决;大专以上人才购房 , 最高给予140万元购房补助 , 今年已经发放2.39亿元;支持设立“人才工作基地”、“劳务协作基地” , 每年给予最高10万奖励;被称为“淘宝大学”的义乌工商学院 , 8500名在校生中有近2000名投身创业实践 。
长三角人才合作升级
除了城市推介 , 当天的活动还邀请了50家金华市重点企业、30所长三角地区重点高校和10家国内人力资源龙头企业参加 。 现场 , 金华、义乌两地与上海杨浦区及部分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 。
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中 , 三省一市的人才流动及合作越来越密切 。
义乌|吸引大学生逆势增50%以上,重金补贴“求”才的义乌来真的
文章图片

此次活动为“2020上海-金华周”系列引才活动之一 , 而“2020上海-金华周”以“接轨上海·创赢未来”为主题 , 重点在人才科技对接、重大项目引进、金华文化旅游推介及长三角内陆城市合作交流等方面谋求新的突破与成效 。
“2020上海-金华周”期间 , 长三角G60金华(上海)科创中心和人才大厦揭牌、长三角内陆开放联动发展论坛等活动还将陆续举办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两个战略区域在金华交汇 , 赋予了包括义乌在内的金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向内陆地区辐射的重要使命 。
自2018年6月加盟G60科创走廊“朋友圈”后 , 金华抢抓国家战略机遇 , 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 布局谋划推进长三角G60金义科创廊道建设、数字经济“一号产业”建设等十大标志性工程 , 致力成为长三角南翼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 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打造“金”字招牌 。
金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郑敏强也在当天活动现场表示:“现在的金华 ,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 , 更渴求人才 , 也更能成就人才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柯勤飞在当天的发言中 , 阐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 “政校行企”各自的定位和作用 。
她指出 , 加强“政校行企”合作 , 政府是有力推手 , 发挥着统筹资源、战略引领的作用 。 高校是重要主体 , 承担着引领科技创新、服务发展需求、打造科技人才蓄水池的关键作用 。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是维系纽带 , 能够优化地区的人力资源供需匹配 , 帮助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 企业则是关键一环 。 企业不仅是人才施展才能的宽广舞台 , 也是人才生态链上的重要节点 , 企业通过灵活的市场化机制 , 可以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
用柯勤飞的话来说 , 高校是科技人才的蓄水池、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策源地 , 企业是人才施展才能、推动学研成果转化的宽广舞台 , “政校行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大有可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