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隆基股份:披着光伏外衣的半导体公司?

光伏|隆基股份:披着光伏外衣的半导体公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财经无忌 , 作者丨韦航
9月16日 , 中国光伏巨头隆基股份(601012.SH)收涨1.71% , 市值突破2700亿 , 从年初的股价21元涨到74元 , 股价年内突破3倍 。
今年以来 , 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度尤为明显 , 多家光伏公司市值涨幅超100% 。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市值先后分别突破了2000亿元、1000亿元大关 , 分别位列光伏市值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二位 , 其市盈率堪比市场火热的半导体公司 。
2020上半年 , 隆基股份净利润达到41.16亿 , 同比增长104.83%.
以往 , 散户看到光伏两个字就害怕 , 而现在纷纷拼了命上车 。
作为能源革命的代言人 , 隆基股份曾宣称 , 在中国光照好的地方光伏度电成本大概是一度电7~8分钱(技术成本) , 同时提出了"一毛钱一度电"的口号 。
究竟能否实现我们不得而知 , 2020年是国家对光伏行业竞价补贴的最后一年 , 历经20年的中国光伏产业 , 是顺利上岸 , 还是再成泡沫?
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
在光伏行业不到二十年的发展史中 ,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是一个传奇 , 作为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 , 同时也是第一个没落的巨头 , 尚德的兴衰有太多的惊叹和遗憾 。
2001年 , 带有国资背景的无锡小天鹅集团等8家企业 , 加上施正荣投资的40万美金 , 共同组建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 。
从2001年起 , 尚德的扩张速度可谓惊人 。2002年9月 , 尚德第一条10MW太阳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2005年第三季度电池产能B达到120MW 。
随后无锡尚德成功上市 , 公司股价就涨至40美元 , 创始人施正荣持有6800万股 , 身价合计人民币超过200亿元 , 远超福布斯2005年中国首富荣智健的16.4亿美元 , 以及胡润百富榜首富黄光裕的140亿元人民币 。
尚德的兴起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 欧洲光伏市场的爆发 , 无锡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 以及一批澳大利亚的光伏科技人才 , 尚德仅用五年时间就实现了腾飞 。
之后 , 这样的模式被不断复制 , 城市规划光伏产业 , 扶持企业快速发展的案例接连不断的出现 。
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 , 近两年的投资过热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 据报道 , 有一百多个城市都在建光伏产业园 。
同时 ,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 , 光伏市场开始大幅度萎缩 。与此同时 , 国内光伏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愈发激烈 , 加之欧美光伏双反使得光伏市场动荡不安 , 行业发展进入寒冬 。
光伏产业的全球性产能过剩 , 以及光伏组件出现的恶性价格战拖垮了尚德的崛起 , 光伏平均利润率从2009年下半年的30%—路下跌到全面亏损 。
从2010年开始 , 尚德的主要经营指标及财务指标持续恶化 , 严重的流动性危机逐渐爆发 。2012年底 , 其流动资产总额已无法覆盖流动负债总额 , 可使用货币资金余额仅为长短期银行借款总额的6.24% , 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风险 。
2013年3月18日 , 尚德电力发布公告承认5.41亿美元债务违约 。当无锡市法院裁定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组的那一刻 , 其母公司尚德电力便在纽交所停牌 。
这也致使尚德股价 , 从高峰时的90美元跌到不足1美元 , 蒸发掉了99% 。这样的结局 , 让业界唏嘘一片 。
当时的中国光伏产业 , 实际上走的是代工模式 。进口电池片 , 用密封工艺稍稍加工形成组件 , 再销售给下游客户 。
缺乏"内生动力"的国内光伏产业 , 神话迅速破灭 , 光伏先驱者纷纷退场 。
比如总爱西装革履、充满自信的李河君仍在为"天地同力 , 万物发电"的产业新时代"追梦";赛维LDK创始人彭小峰 , 则因大量债务未清偿而被批捕 , 只能远遁美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