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B站卫星上天是作秀?这样的“秀”真该再多一些
B站一直被称作“小破站” , 是因为它穷而且小众 , 不过随着B站走上商业化道路频频出圈 , “小破站”倒不再像是对B站恰如其分的形容 , 而变成了一种标志性的爱称 。
最近小破站又干了一件出圈的大事:9月15日 , “哔哩哔哩视频卫星”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 , 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 这也是中国首个由互联网公司定制、用于科普传播的视频遥感卫星 。
此消息一出 , B站用户沸腾了 , 弹幕中的惊喜之情像是要溢出屏幕一般 , 各种媒体也是争相报道 , B站继“后浪”出圈之后再次成为焦点 。
文章图片
但在高度关注之中也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 , 因为这颗卫星实际上是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 , 而B站只是买下了这颗卫星的“冠名权” , 成本其实并不像真的制作一颗卫星那么高 , 但是收获的关注度却仿佛B站真的自己研发出了一颗成功上天的卫星一般 , 故而有媒体表示这“本质上是一场秀” 。
不能说这样的评价有何不妥 , “秀”这种评价本质上是不带倾向性的 , 但如果哪个公司的项目被这样评价 , 还是容易让人往负面的方向去联想 。
【卫星|B站卫星上天是作秀?这样的“秀”真该再多一些】然而B站此次的秀其实是有实际效用的:这颗卫星会在距地面535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俯视地球、观测天体 , 其数据和图像将会被制作成科普视频在B站定期更新 , 这无疑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 。
B站此次的行为与卫星互联网相关 , 如果这真的是场秀 , 那么这样的秀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应该再多一些才好 。
文章图片
所谓卫星互联网 , 就是将多颗卫星组成可以进行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型卫星系统 , 组网之后提供天基高速互联网介入服务 。 当接收到地面设备的申请 , 就可以为其提供网络连接服务 , 尤其是地面上的互联网无法覆盖到的偏远地区 。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 , 对卫星通信网络的互联网化研究就已开始 , 许多美国公司提出相关方案 , 其中包括一度非常出名的铱星系统 。 可惜的是在发射66颗卫星后 , 铱星公司因市场冷落及庞大的研发与维护费用而破产 , 卫星互联网计划也归于沉寂 。
其实说到底就是缺钱 。 所以卫星互联网走上商业化道路特别重要 , 因为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设想 , 但是想要普及不能只有好的想法 , 资金也是非常重要的 。
可喜的是 , 已经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 可以看到近年来许多互联网大佬都热衷于此 。 埃隆·马斯克在2015年提出的“星链”计划 , 是用4.2万颗卫星来取代地面上的传统通信设施 , 为全球提供低价高速的卫星宽带服务;杰夫·贝佐斯的“柯伊伯项目”是由3236颗低地轨道卫星组成太空卫星网络 , 旨在为全球缺乏高速宽带互联网服务的人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
文章图片
这些都是非常棒的商业与卫星技术结合的尝试 ,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起码这些计划都还在继续 , 没有像铱星公司的卫星互联网计划那样沉寂下去 。
卫星互联网对于全球网络的发展进程极其重要 。 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 , 现在全世界仍有57%的人口未实现互联网连接 , 无法享受手机通信和上网体验 , 而互联网仅仅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20% , 因此卫星互联网是一种很有效的补充方案 。
所以说卫星互联网商业化十分必要:只有企业和科技公司进行商业化合作 , 加快卫星互联网的商用进程 , 才可能进一步推动相关技术发展 。
推荐阅读
- 北斗卫星|为何全球都能免费使用GPS,但中国北斗却要收费?原因很简单
- 科学,北斗卫星|北斗卫星系统,是如何做到服务全球的?
- 5G|为什么被捧上天的OPPO A92S,如今却不火了?听听内行人怎么说
- 马斯克又一个“吹过的牛”要实现了?“星链”网络将提供卫星宽带|马斯克又一个“吹过的牛”要实现了?“星链”网络将提供卫星宽带
- 卫星|SpaceX: 赢得1.49亿美元合同为美国防部生产导弹跟踪卫星
- 凌云讲八字命理|融合北斗卫星定位导航 华为HMS地图引擎服务升级!
- 卫星|为什么老美GPS仅用24颗卫星,北斗却要35颗?今天算明白了
- 科学|科学家们说,围绕巨行星的“卫星”可能是寻找生命的最佳场所
- |商业卫星互联网势在必行,「微纳星空」助力国家“造星”计划
- |导航卫星数量:为何美仅用24颗GPS卫星就够,我国北斗却用35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