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刘宁:北大中文系给我的古典学术教育

_原题为 刘宁:北大中文系给我的古典学术教育
1987到1997 , 我在未名湖畔求学十载 , 从一名古典文献专业的本科生 , 到取得古代文学的博士学位 , 北大中文系把我领上古典学术的研究之路 。 在激扬文字、新潮涌动的燕园 , 古典学术的教育 , 以其沉静深厚的特色 , 养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学人 , 使之成为斯文传承的中流砥柱 。 “文武之道 , 未坠于地 , 在人 , 贤者识其大者 , 不贤者识其小者” 。 在中外多样化的古典学术传统中 , 在近代学术转型的背景下理解北大古典教育的独特 , 也一直吸引着我的思考 。 当然 , 对于如此复杂的问题 , 我没有“识其大体”的能力 , 这里 , 仅借系庆的因缘 , 撷取一些求学的体会 , 重温一下在五院初识古典门径的感动 。
古典文献专业的基础训练
【北大中文系|刘宁:北大中文系给我的古典学术教育】当年报考北大 , 我选择的是古典文献专业 。 在传统文化深受冷落的八十年代 , 古文献专业的录取分数 , 在北大中文系三个专业中是最低的 。 记得填写高考志愿时 , 我还被中学同学笑话为“手高眼低” , 但直到现在 , 我都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专业 , 它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古典学术基础 。
当我毕业工作 , 经常看到许多中文系的学生 , 即使是到了报考硕士、博士的阶段 , 也几乎不读、也不会读古书的局促后 , 就总是很感谢文献专业 , 在我们求学之始 , 就要求直接阅读古典文献 。 四年的本科学习 , 我们有了一个很牢固的观念 , 就是尊重原始文献 。 记得当年读书时 , 只要看到现代人对历史问题的阐述 , 我们就会想 , 他这样的说法 , 文献上的原始依据是什么呢?不能仅仅相信二手文献 , 这似乎是所有课程所强调的 。 这在已经有了不少辞典、工具书和学风不无急切的八十年代 , 多少显得迂腐 。 但专业的教育对此有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 而我们这些学子 , 也深受“迂腐”之风的影响 , 记得大一开设的“工具书使用法”以及大二开设的“目录学” , 都有大量的实习内容 , 要求我们通过类书、古籍目录等查考原始文献 , 进而概括一些历史名词的内容 。 当时班上有位同学 , 觉得这些名词 , 在今人编的工具书上都有现成的解释 , 不如直接照抄 , 但他这样的捷径 , 似乎并没有得到多少响应 , 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地去寻找原始文献 。 当我自己走上古典学术的研究之 路以后 , 才深深感到 , 这种对原始文献的尊重 , 绝不仅仅是学科训练的技术问题 , 如果一个学者 , 根本不具备面对原始文献的能力 , 只能依赖二手文献与前人之成说 , 他如何能拥有“独立之思想”与“自由之精神”呢?
尊重原始文献 , 不仅仅是一种态度 , 更意味着一整套阅读、考辨和整理古籍的学术训练 。 文献专业的课程对此考虑得很周详 。 专业学习的前两年 , 主要学习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校勘六门古籍整理的基础课 , 后两年 , 则学习“古文献学史”和各类专书选读课 。 当时文献专业上课的老师 , 堪称豪华阵容:文字学是裘锡圭先生 , 音韵学是唐作藩先生 , 训诂学是张猛先生 , 版本是李致忠先生 , 校勘是倪其心先生 , 目录学是高路明先生 , 古文献学史是孙钦善先生 。 此外的专书选读课也十分扎实:文学要籍解读是金开诚先生 , 哲学要籍解读是王丽萍先生 , 国外中国学要籍选读是刘萍先生 , 《论语》则由孙钦善、李零先生先后讲授过 , 《周易》是王扶汉先生 , 《楚辞》是高路明先生 , 《孟子》是董洪利先生 , 《诗经》是吴鸥先生 , 《孙子兵法》是李零先生 , 《淮南子》是吕艺先生 。 此外 , 还要学习中国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通史 。 其中“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汉语”要比文学、汉语专业略微简单 , 而当时班上不少同学都去旁听文学专业的文学史和汉语专业的汉语学史 。 四年的学习是紧张而忙碌的 , 而我们真正享受到了转益多师的嘉惠 。 记得照本科毕业照时 , 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文献班在合影时 , 老师的人数居然超过了学生 。 这是如今汹涌扩招后的大学再难见到的景象 。
文献专业的课程十分强调阅读古籍的能力 。 对文献的查考和版本的调查 , 也成为重要的实习内容 。 当时每上一门课 , 总要有大量时间泡在学校图书馆的古籍部 , 其中版本学课的实习 , 还被李致忠老师安排在北图进行 。 记得有一次 , 陈捷老师布置阅读郑玄《诗谱序》 , 在课上讲解 。 上课时 , 我们全不得要领又自以为是 , 把正文粗粗读过 , 随便发挥一通便以为完事大吉 , 年轻的陈老师一向很随和 , 但那一次她居然发了脾气 , 骂我们实在空疏 。 那天课后 , 全班同学再也不敢懈怠 , 不仅把孔疏细细读过 , 还结合后人的意见 , 分析郑玄的诗学观念 。 第二次上课 , 所有发表的同学都分析得异常精彩 。 而那以后 , 我们每一次课堂发表 , 都再无懈怠 , 而是要努力更胜于前 。 当时不少课 , 都有这个阅读文献、发表和讨论的过程 。 这是我求学时代最珍贵的经历 。 工作以后 , 我曾经去哈佛访学 , 发现那里上课阅读和讨论的方式 , 与我在文献专业的经历十分类似 。 我任教高校时 , 曾想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这样的方式 , 但效果往往不理想 , 现在想来 , 如果没有比较完整的古典文献训练做基础 , 学生面对古籍会感到异常吃力 , 绝大多数的大学 , 都没有古典文献专业 , 有些只是简单讲一些古典文献概论知识 , 学生纵然有读古籍的愿望 , 也会力 不从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