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要想教育顺利转型,紧抓这4个关键点
_原题为 要想教育顺利转型 , 紧抓这4个关键点
教育的“硬件”——尤其是在里面开展教育的建筑——也必须通过改变来“运行”新的“软件” 。 我们将讨论每个领域转变的性质 , 并证明传统的“教室与铃声”(教室和过道的工厂模型)学校设计为何不能容纳上述的改变 。 我们将展示新的“学习社区”模型 , 这个模型能够成为新的学校设计及现有学校建筑革新的样板 。
教育转型的四个主要领域
01 教学实践——从孤军奋战到团队合作
“课堂上的老师”是全世界教育体系的主要部分 。 甚至有人会说这是大家对学校一切认知的基石;学生按年龄和年级分配到各自的房间 , 一位成年人站在满屋子的学生面前 。 在学校教课大部分都是独自进行 , 直至今日 , 这样的教学方式仍然保持主导地位 。
倘若有一个强大的教育理念改变这个模型 , 那么老师们就有更多的机会——理想的情况下贯穿整个学校日——作为团队的一员开展教学 。 相关研究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 当老师合作 , 学生能够提升他们的成就 。 斯坦福的一项研究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断 , 即通过老师与同事之间经常互动的能力来衡量的“社会资本” , 比由职业发展课程和证书体现的“人力资本”更能呈现学生成就的价值 。 当老师们在校期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跟进自己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与发展 , 这时教师之间合作的价值得以进一步提升 。
02 教学法——从以老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室的设计容许一位成年人指导其所负责的若干学生 。 思考一下大多数教室的布局 。 通常在房间前面有一张桌子是给老师用的 , 房间余下的空间都摆放学生的桌椅 。 有一面“教学墙” , 墙上有一个白板 , 有时是电子智能板 。 通常是学生的桌椅面朝教室前方摆放 。 教室向学生传递一个强烈的信息 , 即他们来到教室听老师讲课并听从老师的指导 。 即使老师想改变模式 , 允许学生拼桌形成合作小组 , 教室的基本结构也保留了可掌控的性质 , 即一位成年人能够充分把控教室发生了什么 , 怎么发生 , 在哪里发生 。
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型现在过时了 , 因为设计这样的模型培养出来的技能 , 诸如背诵、掌握内容、记忆内容以及考取好成绩等这些技能很快就得让位给本书一开始提及的21世纪的文化素养 。 除了需要改变教育模型 , 从而使之与当今的世界息息相关 , 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学生的自主性 。
按等级划分的模型 , 不管多么诚恳地希望提升学生的兴趣 , 都存在一个内在的问题 , 即学生不喜欢被告知做什么!倘若学生上学期间能够训练让他们在大学、事业和人生中得以成功的重要技能 , 他们今后也会继续培养自己的这些技能 , 这样他们现在在上学期间就得“学得”更好 。 我们无法通过现有教室的模型来开展与21世纪新的文化素养相关的广泛活动 。 《重新设计一所好学校》一书中详尽讨论了为何亟需从以老师为中心模型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型 。
03 课程——从各自为阵的科目到跨学科课程
教室一般都贴着标牌 , 告知大家老师的名字以及其教学的科目 。 因此我们有数学教室、科学教室(和实验室)、英语教室、社会研究教室 , 或许还有个计算机实验室 。 把学校设计成一系列教室 , 自然形成对号入座的教育模型 , 即给每间教室挂标牌并配上专门教某个科目的成人 。 当然 , 在低年级学生接受指导的教室里 , 老师可能不止教一个科目 , 但即使如此 , 学校日仍被分成几个时段 , 分别用来教诸如数学和英语等各个科目 。
把教学楼分隔成一间间教室、将学校日分割成一个个课时 , 这么做并没有科学理论根据 。 换言之 , 我们没有证据表明这是教与学的好方式 。 我们确实知道的是这样的教育影响了我们提及的目标 , 即让学生为他们大学、事业和人生所需的技能和能力做准备 。 用大卫?奥尔博士的话说 , “高等教育的第四个谜是我们完全可以修复我们拆解的 。 在现今的课程体系中 , 我们把知识体系分成零零散散的学科和学科分支 。 结果 , 大多数学生接受12年、 16年或20年的教育之后 , 没有获得对事物整体性的感知就毕业了 。 ”
学生需要通过跨学科课程了解 , 各个学科并非各自独立的信息和知识碎片 , 而是庞大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 海蒂?海耶斯?雅各布斯说 , “在现实世界 , 我们不会早上醒来之后做50分钟的社会研究 。 青少年开始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 , 我们会碰到问题和状况 , 会从现有的资源中收集数据 , 并想出解决办法 。 被分成碎片的学校日没有反映这样的现实 。 ”
在过去 , 大家常看到诸如医学这样学科专业化甚至高度专业化的领域 , 但现今 , 医生进行医学实践也需要多方面看待人体 , 因为人体是一个复杂且相互依赖的体系 , 人体的生理以及诸如心智和精神这样更抽象的方面推动着这个体系 。
详细讨论如何顺利开展跨学科课程超越了本书的范畴 , 但有一点须知 , 即跨学科课程的开展需要两位及以上的老师一起设计并进行跨学科单元的教学 。 跨学科课程的单元教学也将带来更大的机遇 , 让老师设计合乎“活动、游戏、学习与创造”模式的学习体验;我们先前讨论过学校应该围绕这样的模式设计 。 跨学科课程也给学生提供更好机会让他们应用自己原有的技能和个人经历来面对在学校遇到的问题 , 从而使得教育更加民主化、更少专制性 。
推荐阅读
- 教育优先|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实基础
- 数字化|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 教育部|幼儿园“小学化”需治理矫正
- 急救|急救教育不能光讲知识 还要培养现场应对能力
- 陕西|倾力打造“陕西教育新高地”
- 深圳市委|深圳市委书记:未来五年教育投入四五千亿 新增74万个学位
- 智能化|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访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
- 警示|区科技局赴铜梁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 崇明|如何培养“小生态人”?揭开崇明推进生态教育的“学校密码”
- 麦克法兰|教育的对白——朱永新对话麦克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