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揭秘“表情包”江湖:作者收入几何?

表情|揭秘“表情包”江湖:作者收入几何?
图片

新浪科技蔡妙娴
上图这个形象 , 相信许多人并不陌生 。 它是一只名叫Toby的鸭子 , 诞生于4年前 , 夸张的嘴巴 , 鼓得像包子一样的腮帮子 , 加上呆萌、可爱的气质 , 使其在表情包界迅速走红 。
表情包最出现在1982年的:-) , 当时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一名教授用它来表达笑脸 , 后来“字符表情”开始走红 , 直到emoji表情通过iPhone风靡全球 , 才取代了字符表情的位置 。 但emoji小黄脸所能表达的情感有限 , 于是慢慢的 , 各种图片加文字的表情包出现了 , 它们更能表达情感和烘托聊天氛围 , 日渐成为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015年 , 长草颜团子在微信上爆红 , 大量专业形象作者开始涌入平台 , 甚至用表情包养活了自己 。 很多人好奇 , 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 每天为表情包奉献着青春?表情包作者收入几何?这背后又是门怎样的生意经?
作者之困
尽管已经身处表情包界中上游 , 但“不鸭”的作者巫巴多还是给自己定义为“自由职业游民” 。
巫巴多回忆自己创作表情包最初 , “从公司离职后到广州后 , 想着是再找工作呢还是自己试试搞些个体的东西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让帮忙画个鸭子头像 , 结果没用上 。 但是自己还蛮喜欢的 , 形象稍微完整了一下 , 后来就有了《不鸭不咋样的生活》 。 ”
表情|揭秘“表情包”江湖:作者收入几何?
图片

巫巴多创作的形象:不鸭和啵鸡
大部分作者和巫巴多一样 , 中途出道 , 反响好就全职画画 , 反响一般则继续拿表情包当副业 , 甚至用爱发电 。
一套16-24张动图的表情包制作一般需要两人 , 一个原画 , 一个动画 , 周期长达一个月 。 对于巫巴多这样的独立作者来说 , 时间线可能还要拉长 。
除了人力成本 , 作者还要细心在生活中寻找灵感 , 结合想象力和创意进行整合、筛选、优化 , 无形之中消耗了更多时间 , “还有头发 。 ”巫巴多说 。
对于巫巴多这样的全职作者来说 , 收入来源主要是微信表情商城的打赏和淘宝店 , 以及不稳定的商单 。 一位头部表情包作者透露 , 一款上架1-2年的表情包 , 打赏的人数看着风光(万人以上) , 但人均只有2块钱 , 并不能靠它生活 。 鲜有巫巴多这样感恩戴德的 , “每天的买菜钱有了 。 ”
为了谋生 , 越来越多的作者选择开淘宝店 , 卖周边 。 从成本最低的贴纸做起 , 慢慢的出抱枕、公仔等 , 一般售价在10-200元之内 。 淘宝店需要作者投入大量精力运营、管理 , 挤压了创作时间 , 因此也有作者选择和集纳多个二次元形象的店铺合作 , 授权拿提成 , 既保证自己的创作自由度 , 又有店铺的供应链作支撑 , 丰富了周边的种类 , 同时还能转化其他表情包形象的粉丝 , 一举三得 。
表情|揭秘“表情包”江湖:作者收入几何?
图片

淘宝上集纳多个形象的二次元周边店铺
当一个形象越来越为人所知 , 簇拥了一定的粉丝数时 , 签约MCN就成了理所当然的正道 。 MCN会提供一线城市白领水平的固定月薪 , 作者还可以从衍生品中获得提成;表情包也开始往独立IP发展 , 拥有了更多形式和商业化的可能性 。
升级之路
今年7月 , 4岁的Toby带着小伙伴——青蛙“瓜瓜”和兔子“淑芬”加入了动漫IP MCN机构“十二栋” , 成为一只“正规鸭” 。
一个表情包想成长为IP , 要经历多少轮打怪升级?答案是:3轮 。
一个潜在的IP形象 , 首先要具有高识别度 。 十二栋COO乱乱表示 , 市面上不缺乏好看的形象 , 但能让用户记住才有脱颖而出的可能 。 这也是为什么“旱獭”、“制冷少女”等形象 , 乍看并不好看 , 但能够厚积薄发 。
内在表达也非常重要 。 独特的皮囊是吸引粉丝的第一步 , 有趣的灵魂则是留住人心的第二步 。 成功的表情包往往具备较强的情感羁绊 , 人物之间逐步建立亲情、友情、爱情的联系 , 从而内在表达更加丰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