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林|《山林笔记》:长白山的精魂( 二 )


胡冬林算是“文二代” , 他的父亲是诗人胡昭 , 所以他的文学才华有遗传的因素 。他敏感 , 正直 , 热情 , 相信文学的力量 , 相信心灵世界的广大和精神生活的纯美 。
诗人邰筐告诉我 , 每一回胡冬林上长白山 , “都要套上一身旧迷彩服 , 背一个帆布兜子 。兜子里装有必带的几样东西:帐篷和高瓦数的手提矿灯是必需的 , 因为碰上大雨天或者黑夜回不去 , 随时可能要在野外安营扎寨 。相机是必需的 , 每次出去 , 他都能新拍到一些没见过的植物、蘑菇、昆虫的图片 , 七八年下来 , 他已积攒了几万张 。望远镜也是必需的 。笔和本是必需的 。随身带的还有一个不锈钢杯 , 用它来装山泉水喝 。当然还会带适量的咖啡、干粮、水果、香肠以随时充饥和补充体力 。枪和刀 , 胡冬林是决不会带的 , 他不仅仅是一个环保主义者 , 而是一直把森林里的所有动物、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当成朋友看待 , 决不会去伤害它们 。”
胡冬林长期追踪和保护黑熊、马鹿等野生动物 。据他告诉我 , 目前长白山北坡仅存黑熊30头左右 , 即使这样 , 也曾有人偷猎黑熊 。
长白山是胡冬林的心灵之家 。他说 , 在长白山里的一条潺潺流动的河边上 , 有一棵直径一米多的圆盘形的树根 , 就像一张天然的桌子那样等待着他坐下来写作 。他又找了一个原木轱辘当凳子 , 每次进山 , 他就找到这里 , 以天为屋顶 , 大地为客厅 , 在这个天然的圆形写字桌上 , 他挥笔写下了很多作品 。有一阵子他几乎每天都要走40分钟山路 , 来这里当专业作家写作 。他在这里静静写作的时候 , 鸟鸣、山岚雾气、阳光包围着他 , 还有高山鼠兔、褐河乌、棕黑绵蛇、鸳鸯、麝鼠、花尾榛鸡和狍子 , 会不时地从他身边走过 , 好奇地看着这个陌生的访客 , 而他也真的变成了这里的主人 。
现在 , 时代文艺出版社推出他的三卷本《山林笔记》 , 让我们看到了他那些年守护、深入、书写长白山的日日夜夜的记录 , 注定会成为一部留得下来的书 。胡冬林曾告诉邰筐和我说 , 他多年以来写下的很多森林笔记 , 将是他留给后人的最珍贵的财富 。他多年来保存下来的各种剪报和随手记在纸片上的各种资料和笔记 , 已经装满了两个大皮箱 , 这些还有待整理 。他有很多笔记本 , 他曾经拿出一本让我翻看 , 里面似乎比较没有章法 , 但是却像一片森林的生态系统那样 , 生机盎然 。另外 , 胡冬林还有别的宝贝:30多年以来 , 他收藏了长白山一带的自然生态以及东北民俗、地方志等地域文化、地理历史类书籍2000多册 , 希望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
【胡冬林|《山林笔记》:长白山的精魂】冬林已经魂归山林 , 他是长白山的精灵 , 已经与山同在 。而我们通过他的文字 , 仍然能够感受到他的生命体温和热情的话语 , 还有他的音容笑貌 。他未竟的事业 , 也会有人继续去完成 。而他留下来的丰沛而多样的文学作品 , 是当代生态文学和环保文学的重要收获和巨大财富 , 我们还要不断地解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