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球妈咪|咱俩没话说”4种妈妈易被娃拒之千里,“妈妈想跟你做朋友”“别

小时候 , 我们都会唱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 “妈妈”这个名词 ,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 , 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称谓 , 也是一生的羁绊和牵挂 。 我们小时候最黏的就是妈妈 , 尤其是月龄小的宝宝 , 恨不得一天24小时挂在妈妈身上 , 妈妈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避风港 。
可是长大以后 , 很多孩子却跟妈妈没话说 , 仿佛一夜之间 , 母子之间的距离就拉远了 , 有的孩子甚至想尽办法要逃离妈妈 , 有人说这是孩子的青春期 , 有人说这是妈妈更年期 , 究竟是孩子变了还是妈妈变了呢?
奶球妈咪|咱俩没话说”4种妈妈易被娃拒之千里,“妈妈想跟你做朋友”“别
文章图片
无助妈妈向心理医生求助 , 孩子为啥总把我拒之千里?
芊芊升入四年级了 , 这个假期不知跟妈妈吵了多少次 , 几乎每天都要起冲突 , 常常三句话不到火苗就燃起来了 , 即使不吵架 , 母女俩的交流也仅限于吃什么 , 说别的都觉得很尴尬 。
妈妈很纳闷 , 就在两年前 , 芊芊还是个喜欢粘着妈妈的小棉袄 , 学校里有什么事情都想跟妈妈分享 , 现在却经常紧闭房门 , 把自己拒于千里之外 。
妈妈为此专门带芊芊去求助心理医生 。
奶球妈咪|咱俩没话说”4种妈妈易被娃拒之千里,“妈妈想跟你做朋友”“别
文章图片
门诊里 , 当着医生的面 , 妈妈表明了自己的心绪:“女儿 , 妈妈还希望像以前一样 , 做你的好朋友!”
没想到女儿却双臂抱在胸前 , 一口回绝:“别 , 咱俩之间无话可说 。 ”
医生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这样的母女 , 我见得太多了 。 其实你们彼此之间的爱越深 , 现在的隔阂就越大 , 所谓有代沟 , 只不过是没用对方法而已 。 ”
沟通方法用错 , 朋友变敌人
孩子小时候对妈妈的依恋是种原始的本能 , 孩子需要从妈妈的抚慰中获取安全感和满足感 。 但随着孩子长大 , 自我意识增强了 , 有了独立性自主性 , 就需要妈妈给予更多的独立空间 , 孩子需要有自己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锻炼 , 会把妈妈视为“拖后腿”的累赘 。
奶球妈咪|咱俩没话说”4种妈妈易被娃拒之千里,“妈妈想跟你做朋友”“别
文章图片
【奶球妈咪|咱俩没话说”4种妈妈易被娃拒之千里,“妈妈想跟你做朋友”“别】孩子长大后父母的沟通法法用错了 , 原本亲密无间的朋友就会变成敌人 。 尤其是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 , 妈妈的唠叨、指责、嘲讽、谩骂是最令孩子反感的 。 李玫瑾教授说过 , 12岁之后 , 父母的话就成为垃圾 , 要尽量闭嘴 , 关键之处点几下 , 多余的话不用说 , 孩子自己有判断能力 。 你要做的就是相信他 , 鼓励他 。
小时候最黏妈妈 , 长大却跟妈妈没话说 , 是这4种妈妈自己埋下的根
在《母爱的羁绊》中作者讲到 , 对男孩来说 , 对妈妈的唠叨、指责等等 , 男孩还可以建立起一套“自我保护机制” , “屏蔽”掉妈妈的语言 , 充耳不闻 。 但对于情感细腻、丰富的女孩来说 , 妈妈的每一句话 , 都会在潜意识中扎根 , 对女儿的身心形成巨大影响 。
奶球妈咪|咱俩没话说”4种妈妈易被娃拒之千里,“妈妈想跟你做朋友”“别
文章图片
小时候孩子黏着妈妈 , 长大却跟妈妈没话说 , 主要是这4种妈妈 , 之所以有现在的局面 , 都是自己埋下的根 。
焦虑控制型妈妈
这种妈妈最为常见 , 控制欲太强的妈妈 , 大多都是因为焦虑过度 , 担心孩子处理不好自己的事情 , 担心孩子的未来和前途 , 而这些焦虑很可能是源于 , 妈妈自己本身小时候就极度缺乏安全感 。
妈妈对孩子的爱 , 总是带有掌控欲 , 给孩子造成窒息感和压抑感 , 使孩子放不开手脚 , 没法自由呼吸 。 有的孩子选择叛逆 , 有的孩子则选择顺从 , 成了妈妈的提线木偶 。 两种后果都是孩子无声的抗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