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前言
民国时期有许许多多的著名学者 , 比如说鲁迅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位 , 无论是他的《阿Q正传》 , 还是《朝花夕拾》都令人读之感慨万千 , 但是相较而言鲁迅先生的成就多集中在文化方面 , 而如果要在众多民国学者中找一位在历史、文化领域都成就极高的大家 , 则当首推陈寅恪先生 。
有趣的是鲁迅先生与陈寅恪先生之间还曾同窗两年 ,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陈寅恪先生却从未提及这段往事 。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文章图片
出身世家 , 家学渊源
陈寅恪先生 , 可以说是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诗人、语言学家等一身的人物 。 对此傅斯年便有语:陈先生的学问 , 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 而陈寅恪先生之所以能够有那么高的学识 , 与他家庭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文章图片
陈寅恪先生出身名门 , 他的祖父陈宝箴曾官至湖南巡抚、兵部侍郎 , 并且与一众大臣如张之洞 , 曾国藩 , 左宗棠等皆为好友 , 还直接参与了清朝末年的维新运动 , 也是维新变法中的实权派人物 。
而自陈宝箴去世之后 , 他的儿子也就是陈三立举家迁往金陵 , 并且在家中开办了思益学堂 , 不仅教授传统的四书五经 , 还教授西方的数学、艺术、英文、音乐、绘画等等课程 , 先后聘请了诸多著名的国学大师 。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文章图片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由于陈家父子两代都倡导新文化现代技术 , 因此思益学堂的新文化氛围浓厚 , 也为当时的中国培养了不少现代化人才 。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文章图片
而陈寅恪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 , 因此从小耳濡目染着的他对新文化的产生发展 , 也是颇有兴趣 。 这也为他年纪轻轻就去日本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就在陈寅恪打好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的情况下 , 年仅12岁的他就跟着自己的哥哥东渡日本 , 进入日本著名的弘文学院开始学习 。
而在这个时候不得不说有一个人远远比他大很多岁 , 同样也是进入了这个学校 , 那这个人就是后来著名的学者鲁迅 。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文章图片
也正因此 , 陈寅恪与鲁迅先生之间也就有了两年的同窗之谊 。
不过在进入弘文学院学习两年之后 , 本来自小身娇体弱的陈寅恪 , 因受不了日本的气候足疾发作 , 便辍学回国 。 而在回国之后 , 年仅15岁的陈寅恪进入上海复旦公学学习 。
学贯东西 , 言之有物
在那个年代能够从日本留学回来 , 并且还进入复旦公学学习的 , 也只有陈寅恪自己了 , 而且他还是在那样小的年纪的情况下 。
但是对于陈寅恪而言 , 他并不想止步于此 , 五年之后他又开始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瑞士、法国等著名的政治学校就读 。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欧洲各国动荡不安 , 陈寅恪才安全地返回国内 。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文章图片
即便是如此 , 陈寅恪也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习 。 民国七年 , 由于当时的时局逐渐稳定 , 因此陈寅恪又开始先后在美国、德国等大学学习各种语言 。
而他为何要学习这些语言 , 是因为他坚信文字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 , 虽然自问自己国学的基础很是深厚 , 但是也需要吸收西方的文化 , 这样才能中西兼并 。 正是这样的学习态度 , 让陈寅恪学贯东西 , 习百家之长 , 内外兼收 。 而他在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导师之时 , 那一年才仅仅36岁 , 至于同他一起成为导师的人分别是梁启超和王国维 。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文章图片
性情坚定 , 夫妻伉俪
虽然陈寅恪能够在三十六岁的年纪就成为清华大学的导师 , 也是一位极具才华的人 , 不过他的婚姻之路却异常坎坷 。
由于陈寅恪小的时候就体弱多病 , 长大事后也开始疾病缠身 , 因此他本着不愿意耽误女方的原则 , 就不想要结婚 。 但是由于年纪大了 , 他的父亲陈三立开始给他下了最后通牒 , "如果你不结婚 , 那么我就要安排你相亲了 。 "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文章图片
就这样陈寅恪开始了他的相亲之路 。 只不过对于陈寅恪来说 , 他的爱情来的较晚一些 , 而且也算得上是天赐良缘 。
据说有一日 , 陈寅恪在与同事之间闲聊 , 忽然就提到了当时同在北大的一位女教师唐小姐家中有一个条幅 , 但是有一条幅在上的署名是"南注生" 。 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署名的缘由 , 陈寅恪家学渊源 , 自然就晓得这"南注生"的来历 , 因此就知晓了这位姓唐的女教师的身份 , 于是两人便相识了 。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文章图片
直到1928年 , 孤身已久的陈寅恪终于成婚了 , 而新娘就是那位姓唐的女教师 。
待人接物 , 平静和顺
陈寅恪作为一名国学大师 , 他并不是在傲物 , 反而待人接物都很平静和顺 。
当时陈寅恪娶妻生子之后 , 本身他的夫人身体条件也不是很好 , 生孩子更如同过一道鬼门关 , 身体就更差了 , 于是就请了保姆来帮忙做家务 。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文章图片
然而在抗战爆发之后 , 他们一家就逃到了香港 , 毕竟人生地不熟 , 经济困难 , 春节时候买肉买的也很少 , 可是陈寅恪就叮嘱孩子让保姆多吃些 , 让孩子少吃点肉 。
而为何陈寅恪没有提及过与鲁迅的同窗之谊 , 其实也恰是性格上的原因使然 。
虽然在日本留学时他与鲁迅是同一学校 , 只不过陈寅恪当时年纪只有12岁;而在抗战之时 , 鲁迅先生也早已成名 , 但此时的陈寅恪还名不见经传 。
陈寅恪曾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却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道出真因
文章图片
陈寅恪与鲁迅两人可以说是相交莫逆 , 陈寅恪的夫人也正是鲁迅的夫人徐广平的老师 , 他们两人或者是两对夫妻之间感情也是相对比较好的 。
之所以不去提及这段同窗之谊 , 其实就是陈寅恪性格上平静和顺与鲁迅的性格上的锋芒毕露截然相反 , 另一点也是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 , 他也是骄傲的 , 并不想去蹭鲁迅先生的名声 。 晚年时陈寅恪先生便对此事回应道:不提及鲁迅只是怕人说自己是“谬托知己”的“无聊之徒” , 也颇令人动容 。
总结
陈寅恪先生是一代国学大师 , 他一生中著作等身 , 不仅在史学研究方面成就卓然;而且他一生专于学习 , 无论国内国外、东方西方、现代历史、科技技术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 他都能融合于一体 。
他可以算得上是教授中的教授、大师中的大师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