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 吴尊友等回应校园疫情防控热点话题( 三 )


■心理防护
要正确地理解和对待“常态化”
问:我们应该怎样克服“常态化”带来的心理压抑?
吴尊友:大家之所以感觉到很压抑 , 心情不好 , 我们是和以前一些经验来比 , 感觉到怎么这次这么长 , 我们这么努力 , 全球还是依然这么严重 , 这样一个心理预期和现实的对比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一个压力 。 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常态化” ,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所说 , 我们现在永远不可能回到疫情发生以前的学习生活的状态了 。 我们要正视未来 , 遇到疫情是正常的 , 经过半年多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和积累的防控经验 , 我们现在有能力、有信心及时发现 , 及时控制 , 它对我们人类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小了 。 同时也要理解它将在一段时间内伴随我们的生活 , 以平常心来对待 , 这样对于减少我们的心理压力、促进身体健康都是有帮助的 。
非常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 这就需要有充分的知识的掌握 , 这样才能看到希望 , 心存希望 , 就永远都是阳光心态 , 就永远有激情和热情 。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 , 每个中国家庭都受到了影响 。 我们能够健康平安地回到学校 , 我们应该非常高兴 , 庆幸我们是幸运的 。
狄涛:吴教授说的实际上是接纳和正视这个变化 。 我想这次这个病毒就和我们计算机系统都有的病毒一样 , 出现了一个病毒 , 那么我们就给系统打上一个补丁 , 实际上是实现了系统的升级 。 对于社会来讲也是如此 , 我们通过这次疫情 , 发现了社会在建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 及时地补上这个短板 , 社会更健康 。 对我们个人来讲 , 通过这样一次疫情的经历 , 我们可能对人生有更多的感悟 , 比如我们可能原来不够注意的大学生的个人健康问题 , 我们一直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 , 那么可能在我们重新回归校园之后 , 我们真的要正视这件事 。 比如学生的宿舍、卫生问题 , 原来可能是个老大难 , 那么现在通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我们要把好的卫生习惯培养起来 。 从长远来说 , 对我们个人来讲也是更健康 , 所以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事情 。
“三个聚焦”为学生心理护航
问:返校后 , 如何克服“疫后综合征”?
宋振韶:我有两个建议想送给返校的大学生 。 首先 , 我觉得学生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学会接受 , 去接受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一个现实 , 当你能够接受这样一个现实 , 包括接受学校一些管理上的措施 , 那么你的心态就不会抵触 , 或者是对于当前的一些管理政策 , 就不会有极端反应 。 我们要珍惜这长达8个月抗击疫情带来的成果 , 心态上要积极 , 要想克服困难 , 必须同心协力 。
其次 , 我建议学生做好“三个聚焦” 。 第一 , 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 新冠肺炎的确是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 但是我们也要在承认它的不利影响的同时 , 也要聚焦疫情带来的正面意义 , 并将其化为优势 。 当然 , 这并不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 也不是一种鸵鸟政策 , 更多的是承认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 一味地只关注负面影响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 而要主动看到积极因素并放平心态 , 思考如何将有利的一面扩大 。 第二 , 聚焦当下 , 人很容易身心不一 , 有时候身体在这里 , 思想却跑去其他地方 。 比如:有些同学返校了还会想 , 要是没有发生疫情就好了 , 人虽然在校 , 可情绪却过分停留在过去 , 这样极其容易产生懊悔情绪;同样 , 也不能天天忧愁未来 , 如:担忧今年这个就业形势、未来的工作方向会不会受很大的影响 , 从而变得焦虑 。 重要的是你要着眼现在 , 做好当下该做的 , 做到身心合一 , 放平心态 。 第三 , 聚焦学习、工作和生活本身 , 能够聚焦当下的活动的话 , 我们内心会产生一种浮流 , 这种浮流的状态其实对我们的身心健康特别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