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蒙太奇|《春江水暖》:用卷轴美学对电影语言进行中国式重构( 二 )


电影,蒙太奇|《春江水暖》:用卷轴美学对电影语言进行中国式重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了家族兄弟之间的人伦情感 , 电影还敞开了代际之间的价值冲突 。这一点 , 非常激烈地体现在顾喜对自己爱情的坚定追求上 。电影中有一段巧妙的蒙太奇画面 。顾喜爸爸给她小叔介绍了一个相亲的女人 , 他们约在江边见面;而顾喜和江一就在他们的上面 。当两个年轻人在讨论父母爱情和与子女的关系 , 并在交流中不断发生价值和情感共鸣的时候 , 两个中年人则在为牵手和年龄的问题而尴尬 。这是两代之间的镜像 。对于父母而言 , 年轻人不懂事不听话;对于子辈而言 , 父母则只有婚姻没有爱情 , 还要以爱之名规划孩子的人生 。这种冲突是如此的对立激烈 , 以至于顾喜宁愿被赶出家门 , 承受没有父母认同的痛苦 , 也要嫁给自己喜欢的江一 。然而 , 在老太太过世后 , 这一切似乎都消散了 。当顾有福给江一讲述他当年因为追求妻子而被岳母轰出门去的故事时 , 他们才知道 , 父辈是有爱情的 , 他们对爱情的追求一点也不比他们少 。就像老二在妻子生日的时候 , 也会亲自为她买一条鲜艳的围巾一样 。只不过 , 他们的爱被生活艰辛褶皱所深深掩盖 , 也缺一点点与后辈沟通和理解的机会 。
电影的结尾 , 老四戴着老三送给他的墨镜 , 走在一家人的最后 。然后 , 他站住 , 推开墨镜 , 回头望望山头 , 似乎还在想已经永远离开的母亲 , 又转身戴上墨镜走下山去 。母亲走了 , 老三被抓了 , 但家还在 , 家人还在 , 富春江还在 , 于是便有未来 , 因为他们都是生活在富春江里的“鱼” 。
时间意识:多重压缩堆叠中的记忆
《春江水暖》当然有明确的时间意识 , 这便是春夏秋冬 。但这只是电影时间表面的线性逻辑 。事实上 , 电影对时间性的处理具有非常丰富的层次 , 在线性时间的表面下形成了各种时间的穿越空间 , 很好地扩展了电影的表意可能性 。
电影首先面对的是物质空间的消失 。城市的发展导致大面积的拆迁 , 电影中有一段纪录工人拆迁房子的段落特别有意思 。一个好奇的工人在黑暗中打开打火机 , 拿起了一张照片和一封信 , 读出了被遗弃在这里的几十年前的一段爱情 。这短暂的火光偶然打捞了一段沉默的记忆 , 但它只是一个瞬间便又要归于沉寂 , 因为它虽然照亮了过去但却注目着未来 。类似的场景 , 在老二家的船上再次出现 。阳阳翻看家里相册的时候抖落出一张老照片 , 那是他父母1985年时的生日合影 。他把它夹在镜子的边缝里 。父亲看到了 , 许是想起了过去的时光 , 两口子骑着三轮车专门来看当年生活的老房子最后一眼 。当房子被推倒的时候 , 妻子感叹了一句 , “住了三十年的老房子啊” , 一瞬间便烟消云散了 。但镜头一转 , 夫妻俩已经在为儿子看婚房 。时间变成了压缩饼干 , 在合适的时候它总会膨胀 。
电影,蒙太奇|《春江水暖》:用卷轴美学对电影语言进行中国式重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时间意识的压缩重叠在痴呆的老太太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老太太连家里人都不记得了 , 却给顾喜和江一讲清楚了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才能黄土变黄金的道理 , 只不过她说的是顾喜的父母 。在顾喜妈妈要赶他们走的时候 , 也是老太太出来阻止 , 因为她认识孙女孙女婿 , 她一直在等他们回来 。而在她死后 , 老四在墓前读她的日记作业 , 我们会发现 , 她其实什么都记得 ,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 , 只不过忘记了现在 。
记忆可以被压缩乃至变形但不能被抹去 , 就好像富春江的四季轮回 。春江水暖 , 只有入水可知 。从这个意义上讲 ,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 或江一在电影中提到的《千里江东图》 , 便成了这未来的《春江水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