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中建三局成都公司:临时团委给大学毕业生上了职场第一课
【团委|中建三局成都公司:临时团委给大学毕业生上了职场第一课】_原题为 中建三局成都公司:临时团委给大学毕业生上了职场第一课
汪龙华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王鑫昕
这个暑假 , 成都天府生物城的建筑工地上 , 多了一群动作生涩的年轻人 。 他们身穿反光背心 , 头戴安全帽 , 有时候和一线工人一起在烈日下搭建脚手架 。 他们的操作并不熟练 , 钢架常常要反复拆装后才能合格 。
这些刚刚离开大学校园的年轻人 , 是中建三局成都公司的新员工 。 他们入职的第一课 , 便是在建筑工地上与工友同吃、同住、同劳动 , 接受工人师傅和职业导师的双重培养 。 在这家公司 , 这段为期42天、针对各工种工序和技术的学习被称为“下班组” 。
“从校园到职场 , 是人生的关键阶段 。 在这个过程中 , 团组织要帮助青年成长 , 不能缺位 。 ”中建三局成都公司团委书记宋文双表示 , “下班组”就是团组织为各岗位青年员工熟悉工作流程和业务细节安排的“第一课” 。
为了实现校园与职场的无缝对接 , 7月6日 , 中建三局成都公司成立了新员工入职培训期间临时团委 , 确保新入职的青年员工在哪里 , 团组织就服务到哪里 。
早在新员工入职报到前 , 该公司团委便着手进行临时团委线上竞聘工作 。 通过视频会议 , 每名候选人用3分钟时间进行自我展示 。 评委结合个人学历、获奖情况和党群工作经历 , 选拔确定临时团委委员 。
最终确定由新员工培训负责人担任临时团委书记 , 5名新员工分别担任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习委员和文体委员 , 为后续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团日活动等奠定了基础 。
在为期42天的新员工“下班组”学习活动中 , 临时团组织的206名新员工开展了学习总书记回信主题教育活动 , 以及文艺汇演、拓展训练、知识竞赛、体育竞技等文体活动 , 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 不仅让团组织的工作有了抓手 , 也帮助青年员工之间建立认识与互信 。
“刚到工地上的时候有点蒙 。 ”毕业于澳门大学的谢祈星是个文科硕士 , 入职培训后 , 他将到该公司人力资源岗位工作 。 文职类员工下工地应该学习什么 , 在“下班组”之初 , 他也是迷茫的 。
为了缩减新员工从“大学生”到“建筑人”的过渡期 , 临时团委通过整合公司内部资源 , 为“小鲜肉”们打造了工人师傅+职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度 , 实现思想文化传承和技能培养并重的入职培养目标 。
从吹着空调的教室到顶着烈日的工地 , 谢祈星被晒黑了 , 但学到了很多专业之外的知识 。 在“下班组”课程表里 , 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架体搭设、砌体工程、施工防水等课程贯穿42天的培训 , 让新员工体验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
“以后我在工作中被问到专业问题 , 也不会像个门外汉一样束手无策了 。 ”在学习了如何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工艺后 , 谢祈星认为 , 这42天的苦“吃得值” 。
“他们离开了校园 , 但不能脱离组织的视线 。 从离校到入职工作岗位之间 , 新员工的团籍有两个月的空档期 。 设立临时团委 , 就可以在这两个月里依据制度管理新员工的团籍 , 绝不让一个团员‘失联’ 。 ”宋文双表示 。
据介绍 , 该公司新员工中团员共有206人 , 团组织关系均已在“智慧团建”上完成转接 。 在“下班组”期间 , 设在成都、乐山、重庆、昆明等地的14个项目小组全部成立了临时团组织 , 其中包括1个团总支和14个团支部 。
推荐阅读
- 企业|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清丰碧桂园项目荣获“五星级工地”荣誉称号
- 奠基人足迹:新中建交30年|新加坡出版影集《奠基人足迹:新中建交30年》
- 团委 两江新区 公文写作|提升企业公文规范,两江新区团委举行公文写作培训活动
- |中建八局四公司与“星星的孩子”心手相连
- 企业|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机械设备租赁公司开展安全巡检暨安全管理技能培训
- 中建七局|中建七局西南公司工会:用“数字”交出满意答卷
- 党建活动|全员出击,中建信和地产渝新联合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中建·瑜和城|安全为先,中建·瑜和城项目开展“安全生产主题日”活动
- 中建五局|“红色引擎”激发动力
- 企业|河南省总工会赴中建二局岳岗安置房项目开展专场慰问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