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山河犹在,幸好有你”
:原题为_新华社|“山河犹在,幸好有你”。
“不能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 ”抗疫归来 , 这是李维勤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
武汉火神山医院的两个重症医学科(ICU) , 被称为“红区中的‘红区’” 。 54岁的李维勤 , 是重症二科的“头儿” 。
出征那天 , 这个入伍37年的“老兵” , 真正找到了一名战士的感觉——
2月2日 , 联勤保障部队从全国5个方向抽组的医护人员 , 分别乘坐数架大型军用运输机 , 几乎在同一时间抵达武汉天河机场 , 以全员全装的战斗姿态迅速完成集结……
“上战场的感觉 , 热血沸腾!”李维勤说 , “当时就想起70年前 , 我们的前辈背着背包入朝作战的场景 。 今天我们的祖国和军队已经如此强大 , 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白衣逆行 。 在李维勤看来 , 作为军医 , 则更要多一份军人的血性 。
当天一下飞机 , 他们就赶赴火神山医院 。
ICU的建设需求比普通病房复杂很多倍 , 更何况是传染病的ICU病房 , 困难可想而知 。
压力面前 , 迎难而上 。
他们蹲在工地的草坪上 , 借着手机的灯光 , 连夜与施工队核对图纸、完善需求:新风管道、氧气管道、负压管道 , 仪器、设备、插头 , 污染区、过渡区、清洁区……
2月6日 , 距离ICU收治患者的时间还有三天 , 李维勤压力大到失眠:病房毕竟未曾使用过 , 任何疏忽 , 都可能危及患者 。
于是 , 他带领团队开始模拟接诊:“病人休克 , 马上抢救!”“快 , 上呼吸机!”“血压往下掉 , 推注泵在哪儿?”……
三天下来发现 , 临行前他们绞尽脑汁准备的多达300多项的物品清单 , 竟然真有漏项 , 比如最普通的生理盐水——所有医院都不缺的东西 , 往往最容易忽略 。
2月9日24时 , 第一批15名危重患者如期顺利收治完毕 , 李维勤长舒一口气:“感觉第一仗打胜了!”
然而 , 噩耗很快接踵而至 。
“主任!3床 , 走了……”当天半夜 , 值班护士刚离开没多久 , 患者病情就急转直下 , 小姑娘报告时泣不成声 。
连续三天 , 重症二科收治的病人 , 每天离去一个 。
“突然没底了 。 ”作为全军重症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 李维勤长达27年的ICU生涯里 , 未曾遇到如此凶险的疾病 。
而这 , 正是疫情早期ICU医护人员必须面对的“现实”:早期转运过来的危重症病人 , 因病情拖延太久 , “变化常常就在几分钟” 。
第三天早上交班 , 科室十余名骨干 , 没人说话 。 这个堪称国内一流的重症救护团队 , 一上场就“懵了” 。
“有效治疗必须前移 。 否则再好的医术都是回天乏力 。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 激发着李维勤的重症治疗思维——关口前移 , 提前识别有重症倾向的患者!
他迅速调整人员安排:所有骨干取消原定的4小时轮班 , 全部压到一线连轴转!
就在李维勤找到突破点的时候 , 几乎同时 , 中央指导组经过反复论证 , 提出治疗要“关口前移” 。
“坐等”从来都不是李维勤的风格 , “积极干预”才是——
俯卧位通气 , 可明显改观患者肺部黏液问题 , 再难他也带着大家做 。 “翻一个插满管子的病人需要五六个人 , 每八个小时就要翻一次 。 ”重症二科主治医师叶搏介绍 。
一名患者没有插管的指征 , 但无创通气效果不佳 , 为赢得抢救时间 , 李维勤果断插管 , 患者最终得救 。
一名需做血透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 没有医院敢收 , 病人自己都放弃了 。 李维勤迅速协调完成了火神山医院第一例血透 , 并通过积极治疗最终使病人康复 。
疫情蔓延之后 , 在李维勤的努力下 , “火神在线”开通 , 最多的一次在线讨论有2万多人次观看 。 通过在线授课、在线交流、在线答疑 , 给一线医护人员以极大帮助 , 还吸引了国外医护人员 。
推荐阅读
- 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新华社|券商半年“成绩单”背后,这些信号值得关注!
- ?新华社|?连续5个月增长!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1646亿美元
- 新华社客户端|放下牧鞭、告别高原:新疆牧羊人的脱贫之路
- 新华社|重庆南川:小小方竹笋带动笋农脱贫增收
- 新华社客户端|证监会拟对乐视网欺诈发行处以2.4亿元罚款
- 新华社|台风“海神”将至!水利部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
- 新华社|从“80后”变“90后”老人,袁隆平许下生日愿望
- 新华社|2020服贸会 | 线下线上“齐开工” 爱尔兰展商借服贸会拓市场
- 新华网|7日A股有所回调 “中小创”跌幅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