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打赢从“战胜”向“势胜”拓展( 三 )


“蓄势-造势-夺势”三阶段论是中国传统势胜战略的精华 , 对应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 , 再到鼎定乾坤三个境界 , 韬光养晦的本质是养势蓄势 , 有所作为的本质是布势造势 , 鼎定乾坤的本质是取势夺势 , 形成胜势 。 为此 , 中国战略传统强调的战争后发制人不是消极应对 , 不是敌人先走一步我再对付一步 , 而是比对手更强的前瞻性、更大的格局 。 因此 , 积极防御的要旨在于“先为不可胜”的布势造势 , 把军队维护国家安全的外部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 , 形成审势-谋势-布势-造势-夺势的战略链条 。
因势利导 , 积小胜为大胜 , 避免不利态势下的战争 , 避免陷入战争泥潭 , 是竞合时代以弱胜强之道 。 对手越是强大 , 越是需要以我之“势胜”克服敌之“战胜” 。 其要义在于 , 备大战打小仗 , 把打仗的能力转化为多样化的战略功效 , 并在外部释放 。 具体地说 , 就是把精确打击、全域机动、集约化后勤、全维防护的战争能力运用到威慑、接触、塑造、控制、合作等多样化的战略职能上 , 落实到进入关键地域、拒止对手进入 , 拦截、封控、救灾、反恐、护航、维和等多样化的军事行动上 , 把硬摧毁的高科技拓展到网络、太空、电磁、心理空间的软打击上来 , 并且强度可调节;把军事行动与外交行动、经济行动协调起来 , 混合起来博弈 。 突出非零和的谋略运用 , 既要遏制对手的战争冒险 , 又要给对手下台阶的余地 。
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 “战胜”的重心在战时 , “势胜”的重心在平时 , 要求竞合时代军事工作从能力建设为中心转向运转态势为中心 。 展望未来 , 全球化波折不断 , 新情况、新挑战层出不穷 , 要求军事工作摆脱战略格局变化的应对角色 , 而是打主动仗 。 发扬以我为主的精神 , 洞察和因应政治经济新形态灵活施展军事博弈 , 持之以恒地把推进态势发展作为积极防御的基点 。 始终发挥军事力量的中坚作用 , 不因一时的战略缓和而懈怠 , 更不能平时把大任寄托于经济、外交博弈 , 危机时再把大任寄托于军事上的一锤子买卖 。
【将打赢从“战胜”向“势胜”拓展】《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6日 07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