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说好的技术赋能 阿里为何又屡屡增持通达系?( 二 )
在相当长时间内 , 外界解读通达系对阿里的依赖时 , 往往从淘系包裹占比入手 , 认为如此集中市场可足够影响通达系的决策 , 这其实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 固然淘系有着巨大的市场规模 , 也可影响企业决策 , 但不要忽视通达系向淘系外合作的欲望 , 如拼多多已经成为通达系的又一大客源 。
傍身阿里 , 无论对市值管理 , 抑或是通过对方科技输出改善损益表 , 短期内对通达系都是一个堪称“舒适区”的选择 , 自己做好加盟商管理 , 数据对接 , 以及规模效应下的效能提高即可 , 但长期来看 , 会丧失未来的主动权 , 且容易在越来越激烈的电商竞争中受“夹板气” 。
以申通为例 , 市场占有率在11%上下 , 在通达系中处于垫底水平 , 阿里占股为14.65% , 又属于较高水平 , 在业务中属于比较依赖淘系的企业 , 也就在此背景下 , 最近被京东封锁 , 对于此时的申通颇有点雪上加霜的意思 。
快递公司被强行站队已非首次 , 苏宁取得天天快递之后旋即被京东封杀 , 电商竞争越激烈 , 物流的强行站队将会越加频繁 。
通达系与顺丰最大的不同在于 , 前者在过去的时间里 , 与淘系形成了爱恨交织的共生关系 , 靠淘系订单获得市场规模和资本溢价 , 但如前文所述在此舒适区内很难以科技感提高效率 , 根本改善服务品质 , 获得溢价能力 , 也就很难追求过高的利润率 , 更为重要的是 , 在研发方面丧失的主动权 , 研发团队沦为“运维人” , 我们在2019年财报中发现大多数企业的研发人员的月均薪酬不足万元 , 怎可能吸引优秀人才 , 顺丰则有所不同 , 从运营到研发保持了独立性 , 未被单一渠道业务所干扰 。
基于以上分析 , 我们再来分析阿里持续向通达系投资几种原因:
其一 , 通过增持 , 为通达系注入资金
我们整理了2020年上半年以上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情况 , 见下图
文章图片
受疫情以及持续采取的低价措施影响 , 通达系除圆通保持小幅的增长之外 , 其他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均为负值 , 在无法提供服务溢价之时 , 未来现金流情况不容乐观 , 阿里增持 , 无论对于市值管理的“故事性”还是直接投资金额 , 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现金压力 。
值得注意的是 , 申通在上述公司中的情况几乎垫底 , 阿里在接下来增持申通的可能性巨大 , 阿里此前与申通签订三年总行权价99.8亿元的购股权协议 , 大概也快要到继续协议的时候 。
其二 , 对创始人给予套现机会
此次阿里增持圆通 , 乃是直接购买控股股东股权 , 换句话说 , 阿里以66亿元代价让创始人“解套” , 相较于圆通股价一贯表现 , 这个溢价还是是极为可观的 。
通达系大多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 , 属于苦干实干一批创业家的代表 , 其劣势也较为明显 , 在上市之后 , 开始追求个人财富的变现 , 缺乏长期奋斗的企业家精 。
这也是阿里能够在企业中获得相当股份的重要原因 , 对百世的投票权甚至已经高达46% , 企业家需要变现 , 阿里需要物流基础设施资源 , 支撑未来的发展愿景 , 一卖一买形成默契 。
其三 , 物流快递业仍需加强整合 , 提高资源把控能力
我们开篇提出如此疑问“为何菜鸟网络已经在持续输出技术和数据 , 还要投资呢?” , 分析至此答案也基本清晰:虽然持续输出科技 , 也成为通达系技术的仰仗者 , 但由于互为独立公司 , 且创始团队已有“暖风吹的游人醉”的精神面貌 , 只靠技术输出 , 而不深度接入企业的重大决策 , 尤其是长期战略设定 , 其效率是要大打折扣的 。
文章图片
随着京东物流独立化运营的深入 , 顺丰向普通快件的迈进 , 以及出口转内销的极兔速递近来与拼多多的眉来眼去 , 淘系物流仍然需要加强整合力度 , 介入企业的重大决策中 , 以加速淘系电商的服务质量 , 提高电商竞争力 , 如深入仓配一体战略 , 整个物流基础资源 , 打破企业利益藩篱 , 阿里以资本介入 , 在决策层中提高话语权 , 目的也在此 。
除韵达和中通之外 , 阿里对其他通达系均有较为明显的话语权 , 当然也不排除阿里会持续增持韵达和中通 , 解决利益和格局不同带来的执行效率差问题 。
年初我们预测快递业将要涨价 , 这是以独立企业的ROE数据为参考得出的结论 , 言外之意为 , 企业若不涨价对未来市值管理将有负面影响 , 如今反思 , 我们只言中了一半:涨价确实对企业市值有正向关性 。
但忽略了企业在阿里庇佑之下 , 可以仍然重复低价求规模的道路 , 而当市值不振时 , 又有阿里增持提高概念股价 , 轻视了阿里因素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 值得反思 。
【阿里|说好的技术赋能 阿里为何又屡屡增持通达系?】不不过我们也坚持认为:长期判断 , ROE仍然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 通达系如果要改善市值管理能力 , 就必须走科技化道路 , 提高溢价能力 , 无论是自研还是仰仗阿里 。
推荐阅读
- 队友|沈梦辰曝光队友“丑照”,但显示出良好的人气
- 尖端技术|被2国垄断的尖端技术,中国已尽力打开敲门砖,而俄国仍一无所获
- 就让|当年那个三分钟就让阿里巴巴网络中断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 社会新鲜事|刘亦菲发自拍力破发腮变丑传言?结果被自己的直男自拍技术瞬间拆穿…
- 阿里|名创优品上市前阿里要开“1元店” 拼多多当日股价大涨8%
- 技术升级|F5G+IPv6打破连接障碍,共同构建智能联接新世界
- 老年|你有好的睡眠吗?这4大睡眠好的特征你符合吗?
- 淘宝|“一元店”更香?阿里工厂制造赛道玩法再升级
- battlife|宁德时代加入德国“BattLife”项目探索电池创新技术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再立奇功,超60枚星链卫星被送往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