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王阳明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职场具体做事的人,为什么总是不被重用

王阳明的成就可谓冠绝明清,他的学说甚至影响了整个东亚和近代史;在儒学史上的地位和孔子、孟子、朱熹并列。
【 做事|王阳明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职场具体做事的人,为什么总是不被重用】 做事|王阳明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职场具体做事的人,为什么总是不被重用
文章图片

但是在大明正德朝的职场生态里,王阳明的状态是一个“只知道死干活”的“救火队员”。
虽说王阳明的入仕方式也没有和别人不同。也曾是弘治年间进士出身,也担任刑部主事。但因为上书救戴铣,而得罪了权监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丞,半路差点还被灭了口,若不是王阳明也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可能就牺牲在了电视剧的第一节里了。
但是正是因为他对真理得孜孜以求,使得他无论被放在什么恶劣环境里,他都不抱怨,而安安心心做事;无论怎样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烂摊子,他都能收拾得妥妥帖帖。
 做事|王阳明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职场具体做事的人,为什么总是不被重用
文章图片

因此,“会做事、能做事的王阳明”就永远在做事或者在去做事的路上。因为在贵州的龙场和后来的江西庐陵县呆过,所以王阳明很快被兵部尚书王琼赏识。
王阳明被派到南中各地(南安、赣州、汀州、漳州)去平叛。当地盗匪横行十余年,连州结郡。特别是到任之前就听说,赣县的主簿都战死了,可见形势有多危急。但是这些都影响不到王守仁,他去了以后,仅仅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把为患数10年的匪患给平了。
王阳明的这种平叛的能力,就被正德朝廷视作其“职场价值”。
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的时候,王阳明恰好也在江西。王阳明在江西,就活该宁王朱宸濠倒霉了。王阳明靠收留散兵游勇和一些渔民,结果就平叛成功了。
 做事|王阳明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职场具体做事的人,为什么总是不被重用
文章图片

按道理获得这样的不世之功,应该加官进爵,甚至进朝廷中枢了。但是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正德皇帝朱厚照不但啥都没有赏赐给王阳明,还叫王阳明把宁王朱宸濠给放了,自己来抓一遍,最后把功劳让渡给自己“镇国公朱寿”。
面对这种格局和情形,王阳明意识到局势的微妙和凶险,称病回家了。估计再主动提平宁王叛乱是谁的功劳的事儿,脑袋都有可能不保了。
以上就是王阳明在正德朝悲催的职场生涯。
有能力的人本质上是不会缺乏机会的。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寻找自己的盟友,嘉靖帝朱厚熜果断地向王阳明投来了橄榄枝。
 做事|王阳明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职场具体做事的人,为什么总是不被重用
文章图片

朱厚照死后,内阁首府杨廷和迎立了朱厚熜。朱厚熜明白自己想要坐稳位子,必须要把杨廷和这帮老家伙扳倒。而要扳到内阁的这帮老家伙们,自己必须要有盟友。但是像杨廷和这种职场老鸟,关系网遍布朝廷,要动他何其艰难?
很显然,朱厚熜和他堂兄朱厚照不一样,他更明白王阳明的价值。王阳明是一个实干家,有能力;而且他这个人有最大的特点,在朝廷内他不结党。
要说与杨廷和抗衡,王阳明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角色。更何况,在“儿子能不能认自己的亲爹?”这个问题上,王阳明的态度是“哪有不让儿子认自己的亲爹的道理呢?”这就够了。
嘉靖表彰了王阳明擒贼平乱的大功,不准请辞,给他加官进爵,先升为南京兵部尚书,然后逐步又加封王阳明为新建伯,准予世袭。
可以说朱厚照欠王阳明的,朱厚熜都主动给兑现了。
 做事|王阳明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职场具体做事的人,为什么总是不被重用
文章图片

但是出乎嘉靖意外的事情是,朱厚熜投之以桃了,却并未见到王阳明报之以李。
嘉靖虽然刻意地将王阳明架到了杨廷和的对立面。但是王阳明并没有像平叛那样百战奇谋,冲锋陷阵。
王阳明不但没有加入论战的行列,扛起嘉靖希望他扛起的大旗,而且还对“大礼议”颇有微词。
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碧霞池夜坐》
连杨廷和自己都觉得这个曾经力挽狂澜的牛人王阳明权斗的段位实在太低,甚至都不用自己出手,就轻松被自己拿下,留下一脸尴尬的嘉靖。
 做事|王阳明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职场具体做事的人,为什么总是不被重用
文章图片

事实上王阳明不是不懂嘉靖的意思,也不是不会权斗,只是他自身拒绝进入那个圈子。
他们并不知道,王阳明写那首诗时的真实心态。王阳明不是不会权斗,只是他不热衷于权斗;他不是对“大礼议”无所谓,更不是斗不过杨廷和。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斗赢了杨廷和,嘉靖掌权后,对天下百姓又什么好处?一个热衷于权斗的君王,即便花式玩法,赢了群臣,那又能怎样?照样要输掉民心。所以在王阳明的眼里,朱厚熜和朱厚照谁更聪明,更懂权谋,没有太大意义。
结果嘉靖也因此逐渐疏远了王阳明,还好此刻的嘉靖还没有能力乾纲独断,否则想想夏言的结局吧!
 做事|王阳明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职场具体做事的人,为什么总是不被重用
文章图片

王阳明还是对平叛的活儿比较感兴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