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行走自贸区】青岛自贸片区发挥国际贸易纽带作用 培育产业新模式

:原题为_中国经济网|【行走自贸区】青岛自贸片区发挥国际贸易纽带作用 培育产业新模式。
山东青岛在发起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 , 国际贸易作为其中的强力纽带 , 一直是青岛的传统优势 , 山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也提到青岛片区要重点发展国际贸易产业 。 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山东自贸区云座谈会上 , 相关负责人表示 , 自山东自贸区挂牌以来 , 青岛片区紧紧围绕贸易便利化开展制度创新 , 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 贸易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
【中国经济网|【行走自贸区】青岛自贸片区发挥国际贸易纽带作用 培育产业新模式】具体来看 , 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方面 , 青岛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面实施了货物状态分类监管 , 首创“货物储运状态分类监管”新模式;设立了3家国际中转集拼货物多功能集拼仓库 , 通过集装箱拆拼作业“智慧监管” , 在全国创新开展了舱单状态下的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模式;探索食品农产品等检验检疫和追溯标准国际互认机制;推进大宗商品进出口通关便利化 , 全国首创保税铁矿混矿“随卸随混”监管新模式;全国首次实现进口棉花的检疫、鉴重、取样的“集成查检”模式;全国首创进口大宗商品智慧鉴定监管模式 , 每年可以节约鉴定时间约670小时 , 为港口增加直接经济效益约4000万元 。
在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方面 , 青岛片区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顺利开展 。 数据显示 , 2020年上半年 , 青岛片区内前湾综合保税区和西海岸综合保税区实现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6.4亿人民币 , 是去年同期的11倍 。 据负责人介绍 , 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全国唯一一个集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国际快件的综合性口岸 , 设立全国首个面向全球的海运快件监管中心 , 将打造中日韩消费新零售体验中心 。
在优化贸易结构方面,青岛片区设立4大类共10家食品农产品进口指定监管作业场地 , 对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实施快速验放 , 查验无问题“即查即放” , 建成江北最大的葡萄酒进口集散仓库 , 年葡萄酒进口量达1000标箱 。 对高附加值进口二手设备实行提前介入审批通关模式 , 减少了通关时间 , 以采购合同金额记税方式 , 为片区企业减免相关税费3000余万元 。 首创全国沿海港口外贸原油国际中转业务 , 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外贸原油国际中转45.3万吨 。 全国首创“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新模式” , 2020年1月完成了2万吨原油混兑 , 有效降低了国内炼化成本 。 大力发展过境贸易 , 充分发挥青岛港口优势和“一带一路”双节点优势 , 通过优化监管和服务流程细节 , 搭建高效、顺畅、便捷的过境物流通道 , 2019年 , 山东港口青岛港国际过境班列达到5条 , 完成国际过境箱量3.8万标箱 , 同比增长61%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在座谈会上了解到 , 下一步 , 青岛片区将继续深入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等新业务模式 , 在原油非国营进口资质、不同税号下保税油品混兑调和、增加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企业数量等方面加快创新突破 。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流程再造 , 进一步促进监管模式和贸易方式的转型、提高,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