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晚会|盛会为何青睐河洛大地?( 二 )


洛阳凭傲人实力承办盛会
打造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 央视在秋晚官宣消息中提到 , 承办地洛阳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 这对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与血脉 , 彰显民族文化的自信以及对华夏文明寻根溯源都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 曾经有媒体称 , 对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来说 , 洛阳是公认的故乡 , 关林庙里的寻根问祖 , 正在建设的客家之源纪念馆及大谷关客家小镇 , 都诉说着“河洛郎”的故事 。 按照施工计划 , 今年12月底客家之源纪念馆与大谷古道将基本完工 , 明年牡丹文化节前 , 大谷关展示项目基本完工 。 项目建成后 , 这里将被打造为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 成为黄河文化的根亲地标 , 叫响“洛阳客家祖源地”品牌 , 对洛阳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中秋月圆之夜 , 本就是团圆 , 央视中秋晚会在洛阳举办 , 让中华儿女们的目光再次聚焦河洛大地 。
洛阳有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范儿” 。 “东方博物馆之都”“华夏第一王都”……洛阳的新名片越来越多 。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成为洛阳的一个个“文化新地标” 。 如今 , 洛阳正以开放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格局 , 走向出新出彩的广阔未来 , 也释放出更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不久的将来 , 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将成为洛阳重量级的“文化IP” 。 “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洛阳成为全省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
作为河南第二大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 洛阳持续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 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发力都市圈、形成新引擎 , 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 自“十三五”以来 , 中心城区经济年均增速8.5% , 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相继获批 , 地铁1号线实现“电通”、2号线正加快“洞通” , 小游园遍布全城 , 城市书房“花开”满城 , 博物馆星罗棋布……近年 , 洛阳市中心城区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 经济发展提速扩量 ,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 基础能力显著增强 , 城市品位持续提升 , 成为无数人向往的乐居福地 。
如此雄厚的实力 , 才能让洛阳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 成为承办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的主会场 。
【中秋晚会|盛会为何青睐河洛大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