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7500名的位次录取在130000名后的大学,考生这个教训很沉痛!( 二 )


2 , 按考生的喜爱程度排序 。
有一些考生填报志愿时是按照“特喜欢—喜欢—一般—不讨厌”这样的喜爱度来排序的 。 也就是对于高校和专业而言 , 讨厌的一概是不报的 。 遴选出来的都是心理上可以接受的 。 特别想读的大学和专业放在第一顺位 , 按照意愿强烈递减进行排序 。
这种排序法出现的结果 , 与位次法差别很大 。 考生的偏好与学校的档次不可能一致 , 甲考生情有独钟的高校和专业 , 却是乙考生不屑一顾的 , 这种情况实属常见 。
比如天津考生能上北大 , 却选择南开的化学专业;河南考生在上交读书一个月就申请退学 , 复读后考取北航 , 自己称心如意 , 但在外人眼里就很难理解 。
【高校|7500名的位次录取在130000名后的大学,考生这个教训很沉痛!】这种排序法完全是考生内心的意愿遵循 , 外人实在没有资格置喙的 。
3 , 综合学校位次和考生意愿 。
这种排序法是对上述两种进行综合的一种方法 , 理论上来说 , 它兼顾了前两者的优点 , 避免了其不足 , 应该是考生最应该采用的一种填报方式 。
原因在于 , 考生个人的意愿固然重要 , 约定俗成的观念也应该参照 。 既不能人云亦云 , 盲目追热而丢了自己 , 也不能固执己见到刚愎自用的程度 。
实际上 , 考生完全可以先按照高校的排名和专业热度进行初筛 , 划一个大的填报范围出来 , 然后统筹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真实意愿 , 取一个均衡值 。
这种排序既满足了考生的心理需求 , 也体现了院校与考分的匹配度 , 是相对来说更为合理的 。
花了十多年时间来学习文化知识 , 人生第一次最重要的考试也考出了对得起自己的成绩 , 却在圆满作结开启下一段征程的时候 , 因为粗心、散漫、懒惰或其它无厘头的原因使得志愿填报出现重大失误 , 为山千仞 , 功亏一篑 , 多么痛心和遗憾啊!
但愿这样的沉痛教训越来越罕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