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中国的现代化(2)
笔者常常记得 , 小时候家里的工业用品基本上都是上海制造 , 像蝴蝶、标准牌缝纫机、永久、凤凰牌自行车、上海、钻石牌手表、红灯牌收音机、回力牌篮球鞋等等 , 那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名牌产品 , 甚至连手电筒、电池都要上海产的才明亮、可靠 。 小时候对上海的印象 , 就是一排排冒着烟囱的大工厂 , 因为教科书里的上海是“新中国的工业基地” 。 在浦东建设之前 , 上海的确也是中国的工业重镇 , 但这并不是上海骨子里思想的那样子 , 这个思路不太对 。新中国的上海 , 那就是“苏联化”的上海 。 直到1982年上海宾馆建成之前 , 上海最高的楼还是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饭店 , 高83.8m , 可想而知 , 从1949年到1982年 , 上海的天际线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在上海的商业资本从一开始就与传统中国的商业拉开了界限 。 传统中国对商人有泛道德化的要求 , 认为成功的商人必然也是一个道德模范 , 是熟稔圣贤之书的 。 对一位商人的最高要求是 , 他很像一个读书人 。 而上海不是这样的 , 上海的买办必须具备某一种专业能力(比如外语)才能赚钱 , 简言之 , 这种职位有其专业性 , 不是人人皆可为之 , 更不是传统中国商业里那种“低买高卖”的逻辑 。 这种新商人阶层与传统儒商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人 。上海的新商业还把金融家、制造业者、企业家、工程师、采访人员、翻译等不同职业拉到了同一个空间之内 , 并用新的方法解决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商品的之间的关系 。 许多人开始以翻译、经纪、中介为主业 , 信息壁垒被逐渐打破 , 各种资源得到更高效的配置 , 这才是上海构建一个新制度的基础 。江南的大家族也就不再孜孜以求把孩子送到南京科举 , 年轻人还有一个出路就是去上海学商 。 如果实在是贪恋功名 , 有了钱可以捐一个嘛 。 况且 , 这些人发现 , 中国的官场更喜欢他们 。 当财富侵蚀了权力之后 , 让人们接受了“金钱就是权力”的观点 , 也无形中消解了中国原有的商业领域中的伦理道德 。从商品到消费到生活方式 , 上海形成了非常发达的商业文化 , 缔造了中国现代化的源头之一 , 也开启了中国城市化的序幕 。 商业让城市更加美好 。中国人的知识崇拜 , 过去是因为知识带来权力 , 即“学而优则仕” 。 而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和其他口岸城市 , 对知识的崇拜 , 大都是因为知识能够带来金钱 。 新兴商业阶层是几十年的努力使得人们相信 , 有专业知识是一个商人得以致富和成功的主要原因 , 知识是商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 商业由此带动了教育、出版、新闻、影视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上海曾是全中国最发达的媒体基地 , 各个阵营的报纸如雨后春笋 。 国家的宏大叙事日益进入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 。 主笔们鼓吹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体责任有关 , 与商业领域的“国货运动”相关 , 蓬勃的民族主义热潮也在城市形成 , 大学生们经常上街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的看法 。 知识分子则在报纸上写文章鼓噪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至今 , 上海仍被认为是中国行政效率较高的城市之一 。 西式的现代行政思想依然影响着主政者 , 也让这座城市形成中国最为典型最为发达的市民社会 。 人们严守人我之界限 , 理性适应外部环境 , 恪守着大家公认的生活原则 。即使20世纪40年代收回租界权之后 , 后来经过多次冲击 , 但今天仍可隐约感到此种城市性格 。 这已是上海最为重要的文化因子 , 潜移黙化着生活在这里的新旧移民 , 在过去纷乱的红色工业年代里 , 也是维系着这座城市的根基 。以20世纪90年代的浦东金融中心建设为旨归 , 上海试图让外界忘记她作为租界的荣耀与屈辱 , 从而在全球化背景下 , 开启一个新的上海时代 。上海是善变而留不住记忆的 。 在过去的时间里 , 身经数变 , 从远东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变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 , 上海脱下旗袍穿上了中山装 。 而在过去的20年里 , 上海的知识分子却努力重新发掘出上海的精神 , 从十里洋场里寻找上海最原生态的自身“摩登”的特质或气息 , 重塑了这个城市的广泛认同 。 于是 , 霓虹再次闪烁 , 沪上依旧繁华 。
推荐阅读
- 富士康等苹果供应商被施压:将30%业务搬出中国
- 外媒评述:国际人权论战中国反守为攻
- 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为什么粮食产量不如中国?
- 为什么中国有四大发明却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西方了?
- 大桥|中国戒备最森严的大桥,从这路过不得停留,武警24小时轮流值班
- 美宇航局计划4年后送首位女性和一位男性上月球
- 从广场大妈看中国人的幸福感
- 美驱逐中国留学生,恰恰对国内平民子弟是利空
- 黄金周”结论:中国旅游业已完全“康复
- “金九”失约 9月份中国楼市价量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