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马伯庸新历史小说出版,讲述明宣宗的大运河奇幻漂流( 二 )


明宣宗的心病书乡:《两京十五日》的三位主人公明宣宗朱瞻基、于谦和吴定缘 , 前两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 读者并不陌生 , 而吴定缘是虚构出来的 。 与《长安十二时辰》的张小敬相比 , 吴定缘有一些相似之处 , 你怎么看这种“改变历史的小人物”的设定?
马伯庸:以这种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当主人公的历史小说并不多 。 张小敬和吴定缘都是有点粗俗 , 没什么文化 , 但又坚忍不拔 , 对信念不放弃的人 。 这两个角色也有很大不同之处 , 吴定缘要比张小敬复杂地多 。
书乡:历史评价中 , 有人认为朱瞻基是“仁宣之治”的明君 , 但也有人认为他是“蛐蛐皇帝” , 你认为朱瞻基是怎样一个皇帝?
马伯庸:明宣宗是个学习能力非常强的皇帝 。 从他年轻刚刚登基时 , 到他快去世的时候表现是很不一样的 , 他一直在逐渐进化和成长 。 小说里写的就是他从少年向成年转变的故事 。
书乡:小说中你写道朱瞻基最大的心病是别人说自己“不似人君” , 为何他会这样自卑?
马伯庸:作为太子 , 他是一位毫无皇位争议的太子 , 必然性格里一定会有某种自恋和优越感 。 自恋和自卑往往是伴生的 , 朱瞻基心里也是怕别人觉得他是“皇二代” 。 他会自我怀疑:大家这么喜欢我是为什么 , 抛开皇位继承人这个因素 , 他人是不是还能尊重我、认同我的价值?当今我也见过很多这样的人 , 从企业主的孩子到大学教授的孩子 , 我们现在所谓富二代、官二代 , 他们很多都有这种焦虑 。
书乡:小说里 , 朱瞻基也有聪明自信的一面 , 你希望塑造怎样的宣宗?
马伯庸:我希望这本书能还原出历史上那位有自省意识的宣宗 , 他与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 , 有很多缺点 , 但这种自省精神能够让他进行“仁宣之治” , 让明朝中兴 。 为什么偏偏是他?我想我的故事里提供了某种解答 。
如何成为于谦书乡:小说中年轻的于谦与此后大众熟知的镇守北京城的中年于谦形象有何不同?
马伯庸:每个历史人物都有成长过程 , 于谦从骂汉王开始 , 后来土木堡之变保卫北京 , 再后来被英宗冤杀 。 他青年时代究竟是怎样的?他是如何成为民族英雄的?一定有心理上的渊源 , 一定是年轻时的某些经历对他造成了影响 。 小说可以适当虚构一下 , 这个故事也给了大家一种猜想 。 于谦坚持的信念是没有变化过的 , 他最大的变化是选择是否被打磨清楚 。 青年时代他的理念如“保社稷 , 不保皇帝”是模模糊糊的 , 经过书里这些故事后 , 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坚定 。
书乡:历史上明宣宗及时赶回北京即位一事一直是个谜 , 朱高煦野心早有显露 , 而小说中朱瞻基为什么没有想到谋害他的人是汉王朱高煦?
马伯庸:我们后人从历史来看这个故事 , 等于开启了上帝视角 。 读历史很重要的一点 , 不光要带入历史人物的心境 , 也要带入他们的视野局限性 。 比如鸿门宴 , 刘邦这么重要的人项羽竟然放走了 , 不可思议 , 这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 但如果你带入项羽的视角 , 他当时根本不可能判断刘邦能取得天下 。 这个故事也是如此 , 虽然仁宗即位时汉王就上蹿下跳的 , 但在这本书故事发生的节点 , 朱高煦已经被远远地贬到乐安州——山东的极小的一个地方 , 无论是从礼法继承的顺序还是本身的实力 , 朱瞻基都不相信他叔叔能起兵谋反 。
书乡:小说中有些大胆的脑洞 , 如建文帝朱允炆从皇宫排水道逃走等 , 真实与虚构的度是什么?
马伯庸:小说里我没有明确地写建文帝到底怎么逃出去 , 是为了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 在一些民间传说里 , 确实有提到建文帝从皇宫某条密道逃走 , 这段算小说的闲笔 , 也可以稍稍误导一下读者 , 让读者怀疑建文帝会不会是幕后主使 。
历史复杂性的魅力书乡:小说中写道 , 仁宗宣宗虽在历史上算是明君 , 但选择了活人殉葬 , 英宗虽被诟病 , 但却废除了此制度 , 创作者如何处理这种价值观的冲突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