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微新闻|上海:推动设立全球性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


主要做法
(一)构建完善主体多元、开放协同的科研力量布局和研发体系 。
按照“一所(院)一策”原则 , 探索试点“三不一综合”(不定行政级别 , 不定编制 , 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额限制 , 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加快培育国家实验室、高水平创新机构等承接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科技力量;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业 , 加强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专业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技术市场 , 整合集聚技术资源 , 完善技术交易制度;聚焦成果转移转化 , 从供给端、需求端、服务端共同强化对创新创业全链条的服务支撑 。
(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 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发展 。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更加重视加强创新服务 , 把工作重心转到抓好战略规划、重大攻关、政策标准制定、体制改革、法治保障等方面 , 着力抓好营造环境、引导方向、提供服务等基础性公共性工作 。 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 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机制 , 继续支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 , 大力培育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 鼓励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承担政府科研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 。
(三)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活力 。
建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正常增长机制 , 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水平 。 对全时全职承担重大战略任务的团队负责人以及引进的高端人才 , 实行一项一策、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 , 年薪所需经费在项目经费中单独核定 。
(四)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 。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深化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 , 着力创新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 , 出台扶持政策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 , 集聚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2个中心和160多家各类专业服务机构 , 拥有丰富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依托中欧知识产权促进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 加强国际交流 , 扩展国际影响力 , 为上海中外资各类企业、研发中心提供优质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 , 形成以知识产权服务业为特色的科创服务体系 , 对推动科创中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
实践效果
(一)推动在华新设研发中心提升能级 。
截至2019年底 , 上海累计设立外资研发中心461家 , 全球研发中心46家 。 其中 , 一些跨国公司正在不断提升上海研发中心在其全球战略体系中的层级 , 在上海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 , 推动在沪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乃至全球获得一系列研发成果 。
(二)外资与本土的创新元素加速融合 , 中外合作共享创新成果 。
鼓励外资企业为初创企业提供创新枢纽内的优势资源 , 如人才与导师 , 大型企业与高校 , 资金支持等 , 加速创新元素融合 , 推动企业高速成长 。 10家企业在加速期间获得总额4.2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 , 企业总估值超过66亿元人民币 , 是加速前的三倍以上 , 1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 。
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聚焦重点项目 , 引进一批优质企业、优质项目 , 推动更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落户 。
(二)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提升能级 , 推进跨境要素流动的制度创新 , 进一步发挥外资研发中心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上的溢出效应 , 支持外资研发中心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全球配置、知识产权保护和落地、服务外资研发活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
来源:商务部服贸司
编辑:李晨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