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破坏王|《无敌破坏王》:怀旧复古的跳脱色调,简明剧幕的深情救赎( 二 )


有意无意向观众示弱 , 让人心生同情 , 不知不觉成了他的支持方
。 生活中亦是如此 , 那些积极示弱 , 在人际交往中放低姿态和位置 , 适当暴露缺点的人 , 往往能化解矛盾 , 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喜爱 。 这便是
心理学上的示弱效应

无敌破坏王|《无敌破坏王》:怀旧复古的跳脱色调,简明剧幕的深情救赎
本文插图

(2)绚烂里的孤独——跃过龙门 , 我还是鱼
人人反对偏见 , 可人人都有偏见 。 ——赫·哈宾塞
线性叙事的毁灭性转折 , 在于拉尔夫明明达到了“做好人”的条件 , 却硬生生又做了一次坏人 。 电影的“现实感” , 来自对“坏人变成好人 , 并不只是放下屠刀”这一句忠告的批驳 。
来自他人内心的偏见 , 才是真正将坏人永远钉在耻辱柱上的长钉

无敌破坏王|《无敌破坏王》:怀旧复古的跳脱色调,简明剧幕的深情救赎
本文插图

得到了奖牌的拉尔夫 , 回到那栋豪华的公寓时 , 已经人走茶凉 。 最后一个居民很不情愿的将钥匙交给他 , 眼神一扬 , 离开 。
一路推进的剧情 , 在此处断崖式下跌 。 付出的真心被轻易否定 , 不禁令人升起一阵心疼 。 那些曾经答应会有所改观的居民 , 内心深处还是只能看到他的“破坏” , 而非他的心 。
无敌破坏王|《无敌破坏王》:怀旧复古的跳脱色调,简明剧幕的深情救赎
本文插图

我们总以为 , 偏见可以在外界的影响下消除 。 但看到电影才明白 ,
更多时候 , 我们只是选择性的隐藏偏见
。 我们一旦定性任何一件事或人 , 就很难改变 , 只是我们都不愿承认 , 甚至在一些经历中将这份既定印象不断加深 , 不断扭曲 。 这便是
心理学中的“音叉效应”:看坏人 , 无论他做了什么 , 你都觉得他就是为了做坏事

无敌破坏王|《无敌破坏王》:怀旧复古的跳脱色调,简明剧幕的深情救赎
本文插图

(3)誓言里的执著——做个坏人 , 其实不错

I'm bad,and that's good. I will never be good,and that's not bad. There's no one I'd rather be than me.
我是坏蛋 , 这很好 。 我永远也做不了好人 , 这也不赖 。 我只愿做我自己 。
电影的最后 , 通过这段与开头呼应的誓词 , 让拉尔夫完成了自己的“英雄之旅” , 也让整个故事形成圆环 , 完整传达了全电影的中心思想 , 让整个人物形象也更加饱满 。
开头念词的时候 , 满脸不情愿 , 没说清几个词;当自己要舍弃生命 , 拯救游戏世界时 , 失重下坠的拉尔夫 , 安安静静咀嚼这段话对他的意义——
既然无法改变做坏人的命运 , 那就接受自己

无敌破坏王|《无敌破坏王》:怀旧复古的跳脱色调,简明剧幕的深情救赎
本文插图

线性讲述形成的故事闭环 , 适应了广大受众的心理 , 孩子能在其中看到世界的真、善、美 , 成人看到的 , 则是拉尔夫心态的升华成长 。 他带着坏人的躯壳 , 却拥有干净的灵魂 。 那一刻 , 他终于能说出自己是谁 , 就像《无间道》里梁朝伟将枪支架起 , 满脸坦然说出“我是警察”一样 。
无敌破坏王|《无敌破坏王》:怀旧复古的跳脱色调,简明剧幕的深情救赎
本文插图


2.跳脱的色彩里 , 搭着令人身临其境的场景
虽然是一部商业大片 , 但《无敌破坏王》依旧凭借其画面的设计 , 精准吸引观众的目光 , 勾起所有人的回忆 。
(1)电玩世界——小孩大人共同的秘密天堂
无敌破坏王|《无敌破坏王》:怀旧复古的跳脱色调,简明剧幕的深情救赎
本文插图

和《玩具总动员》系列类似 , 《无敌破坏王》探寻的 , 是游戏背后的世界 。 这类世界观的构建给观众带来的优质视听感受 ,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