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在滴滴,每天17万司机被强制休息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在滴滴 , 每天17万司机被强制休息
滴滴|在滴滴,每天17万司机被强制休息
本文插图

当你深夜坐上一辆网约车副驾 , 发现司机频频打着哈欠 , 对着空无一人的后座念念叨叨甚至大发脾气 , 你打算一键报警还是紧急跳车?
这是滴滴最新宣传短片《车后人》的前半部分内容 , 比一般的惊悚片更慑人之处在于 , 司机疲劳驾驶、精神异常甚至是更可怕的情况 , 这似乎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险境 。 就在不久前的七夕节当天 , 滴滴刚刚宣布全球日订单量突破5000万 , 即使再小的概率乘以一个如此之大规模的用户规模 , 也是难以承受之重 。
滴滴能够做些什么?《车后人》片中的乘客与司机最终都能安全到家吗?
谁在“禁止”司机休息?
在知乎上一个“酒驾和疲劳驾驶 , 哪一种更危险?”的提问中 , 一名职业货运司机回忆起自己两次最惊悚的经历 , 一次是开着120车速的高速路上 , 被中央绿化带的树枝打在反光镜上惊醒 , 另一次更为凶险 , 车辆已经偏离到应急车道上 , 差点撞上警车 。
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 , 这样的生死时速每天都在上演 。 日本学者通过大量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得出 , 感知、判断决策疲劳已经占车祸事故成因的81.6% , 而公共医学家的研究表明 , 在7-10小时连续驾驶中 , 车祸的发生率随时间延长而有显著的增加 , 后半程的车祸发生率为前半程的2倍 。
和酒驾只有0和1不同 , 疲劳驾驶是一个过程 , 不管是驾驶员还是执法人员 , 都难以判断是否已经达到疲惫的临界点 。 由于职业特殊性 , 客运及货运司机比一般驾驶员更有“动力”进行疲劳驾驶 , 因为他们的收入与时间投入呈现高度正相关 。
以滴滴来说 , CBNData联合滴滴发布的《华北城市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 , 在一千多万滴滴司机中 , 64.4%的滴滴司机处于31岁至50岁之间 , 家庭负担较重 , 53%的司机加入平台是因为“想找一个兼职工作 , 补贴家用” , 94.7%的人对未来收入增长有正向预期 。
滴滴|在滴滴,每天17万司机被强制休息
本文插图

司机们强忍疲惫也要多跑一单 , 不只是出于对自己体能与技术的盲目自信 , 而是来自爱与责任的坚忍担当 , 有时 , 这反而成了危险之源 。
但仅仅苛责驾驶员是不公平的 , 从大环境来看 , 大部分运营公司并未为雇员在职业环境上提供足够的保障 , 甚至用苛刻的薪酬激励制度“禁止”司机们合理休息 。
在这种社会框架下 , 一套理性的管理制度要适当“反人性”而为之 , 比如滴滴在2017年就开始推行的“强制休息”规则 , 经过多次优化迭代 , 2019年滴滴官方正式向全社会公布了《滴滴网约车驾驶员防疲劳驾驶规则》:当滴滴司机连续服务满4小时 , 他需要下线休息20分钟才能再次接到滴滴平台的订单;达到一定计费时长后 , 司机需要休息6小时才能再次上线 。
滴滴|在滴滴,每天17万司机被强制休息
本文插图

图解:滴滴要求所有网约车司机每4小时必须休息20分钟 , 司机在达到一定计费时长后要休息6小时才能上线 。比规则更重要的是规则如何被执行 。 在《车后人》短片中 , 司机臆想中出现的“车后人” , 原来是平台对于疲劳驾驶与强制休息的提示 , 这不仅是为了乘客与路人的道路安全 , 更是在关注司机的身心健康 。
2019年 , 滴滴累计进行疲劳驾驶提醒3.04亿次 , 累计超300万司机接受了疲劳驾驶专项教育 。 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向媒体表示 , 在滴滴 , 平均每天有6000人次司机因触发疲劳驾驶被强制下线休息至少6小时 , 有超过17万人次司机被强制下线休息至少20分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