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一天3300多吨,北京家庭厨余垃圾日分出量创新高

随着今年5月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持续提升。
“截至8月底,本市家庭厨余垃圾的日分出量再创新高,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3300吨。”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9月2日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这相当于本市每天都要搬走如同十几层楼高的一座“垃圾山”。
“神器”助攻对话型垃圾桶上岗
“挂图作战”、设立“红黑榜”、“神器”助攻、垃圾桶“会对话会监督”……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向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披露,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北京不少社区不仅频频放出“大招”,前沿科技也在助力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让更多人得以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北京日报客户端|一天3300多吨,北京家庭厨余垃圾日分出量创新高
文章图片
垃圾分类怎样才能落实到位?平谷区迎宾花园社区屡出妙招。在平谷区迎宾花园社区办公室的一面墙上,挂着红蓝黄三色标注的垃圾分类工作“作战图”,社区内的垃圾桶站布局、重点问题点位在图上一目了然。
迎宾花园社区总人口3172人,“挂图作战”只是该社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干部“网格到户”将垃圾分类纳入到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中,实施社区干部包片包户责任制。党员“签署战书”,志愿加入垃圾分类工作队伍。
为了引导居民形成行为自觉,迎宾花园社区还创立了垃圾分类“红黑榜”,其中“黑榜”是社区垃圾分类巡查队每天不定时巡查抓拍或通过探头调取的部分居民随意乱丢垃圾的画面,引导居民改正陋习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以前为了不接触垃圾桶拉手,要垫上几层纸巾,不卫生还造成了浪费。厨余垃圾有时袋子系得紧,破袋很麻烦。现在社区的妙招让我们再也没有这些烦恼。”社区居民蔡立刚说。
而这得益于迎宾花园社区居委会自购破袋“神器”,还在脚踏式垃圾桶的基础上配备拉绳,居民只需轻轻一拉桶盖便能打开。
在海淀西三旗地区的金隅智造工场,四台智能垃圾柜已经上岗,绿色、蓝色、红色和灰黑色四种颜色清晰醒目,更特别的是它还配备了液晶屏和麦克风。只要你站在它面前询问“电池等物品属于什么垃圾?”它不仅会清晰地告诉你正确答案,相应垃圾柜的挡板也会自动打开,“科技范儿”十足。
在皇家园林香山脚下的北辛村,村里的垃圾分类驿站也很“潮”。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力解决了智能分类驿站用电不便的问题;“会监督”的垃圾桶也已经开始服役,非投放时间阻拦杆正促进居民养成良好的投递时间观念;新上岗的简易式洗手装置不仅方便居民投递垃圾后清洗双手,还会循环利用水资源绿化周边植被。
眼下,各种特色智能垃圾桶已进入更多单位和社区,让市民轻松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8月厨余垃圾日分出量创新高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后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里分出来。”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称,“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初期,这个指标是垃圾分类效果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垃圾分类进展的重要体现。”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本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正在爬坡升温,市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市城市管理委方面介绍,本市家庭厨余分出数量正在持续且快速的提升。据透露,7月份时本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1764吨,分出率8.13%,较4月下旬的日均309吨,增长470%;较5月份的日均740吨,增长了137%。
北京日报客户端|一天3300多吨,北京家庭厨余垃圾日分出量创新高
文章图片
“到今年8月底,本市家庭厨余垃圾的日分出量再创新高,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3300吨。”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说。
采访人员了解到,为了加速提升本市家庭厨余垃圾的分出数量和质量,本市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分子,即增加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二是减分母,即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减少其他垃圾产生量。通过双管齐下,本市也保证了家庭厨余垃圾的分出数量得以快速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