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精选|疫情后电影市场满血复活?,签约额破纪录


晨报精选|疫情后电影市场满血复活?,签约额破纪录
文章图片
几个月前被疫情冰冻的电影市场 , 会以什么样的姿态满血复活?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无论是展映活动还是主题论坛 , 或是签约成果 , 都有不少惊喜 。 其中 , 北京市场签约总额达到330.89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约7% , 再次突破纪录 , 尤其值得关注 , 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是电影市场风向标 。
如今虽然进入后疫情时代 , 但疫情尚未彻底解除 , 影院最高上座率仍受到“50%”红线限制 , 但从“共有21个重点项目、46家企业在现场签约 , 110个项目在北京市场签约发布 , 总金额达到330.89亿元”这些新数字来看 , 电影人、投资人对电影市场尤其是北京市场的信心 , 并没有受到今年疫情影响 。
疫情非但没有影响电影人的信心 , 相反增加了电影人对市场的信心 。 比如多名电影人表示 , 经历了2020年 , 中国电影人以后将不惧怕任何困难 , 中国电影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 同时 , “330.89亿元”也印证了电影人信心 , 假如对今后电影市场没有信心或者信心不足 , 不可能投入巨量的“真金白银” 。
【晨报精选|疫情后电影市场满血复活?,签约额破纪录】电影人之所以信心不减反增 , 首先是因为经过多年培养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影迷队伍 。 这是电影市场走出疫情困境 , 投资人看好未来前景的重要基础 。 201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643亿元 , 广东、北京是主要的贡献者 。 正因北京市场有数量庞大的影迷 , 影迷对未来电影质量有着更高期待 , 投资人才愿意投 。
其二 , 电影基础设施越来越健全 。 国家统计局去年公布的报告显示 , 2018年 , 我国电影院线拥有银幕60079块 , 比2012年增长3.6倍 , 银幕总数跃居世界第一 。 而且 , IMAX、杜比、中国巨幕等各类影厅不断增加 , 给影迷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体验 , 也是给电影市场投资人带来信心的重要方面 。
其三 , 城市文化定位及配套的种种优势也带来了信心 。 以北京为例 , 一直是公认的全国文化中心 。 最近中央批复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也把文化中心列为首都核心承载区 , 这对电影市场来说也是好消息 。 而多所影视院校、电影产业孵化基地等集中于北京 , 也让投资人看好北京市场 。
相关数据显示 , 北京电影市场体量庞大 , 电影产业规模和电影作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 影视企业、影院数量众多 , 从业人员高度集聚 。 这对每一位电影产业投资者来说都极具诱惑力 。 另外 , 北京在正常时期以及疫情期间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 , 展示了重视发展电影产业的决心 , 这种决心就会换来信心 。
当然 , 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的电影市场也相当可观 。 就北京而言 , 只要根据自己的文化定位 , 不断挖掘电影产业发展潜力 , 就能形成自己的独特市场 。 虽然说影迷观影习惯已经养成 , 影迷队伍仍在不断壮大 , 但在疫情防控不松劲的同时 , 如何提供更高质量影片和更好的服务 , 还需要继续探索 。
行业有关协会今年5月份发布了《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 其中预言疫情会导致“电影投资放缓” 。 但从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市场签约额看 , 电影投资人对电影市场信心未下降反而增长 , 至少对北京市场信心满满 。
◎为正义“说话” , 为公平“代言” , 若喜欢本头条号评论文章 , 请您订阅并批评指正 , 谢谢◎
【来源:冯海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向原创致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