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的心里科室,只做了量表,测出来的结果准吗
我是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也就是熟知的宛平南路600号首诊并确诊,首诊方式并未用到任何量表,尽是与医生对话,医生非常专业,首诊费98元,挂号费68元,如果条件允许,推荐去这家医院首诊。
■网友的回复
谢邀,对于这个问题我认真答一下。
首先我是做医疗服务行业工作的,对这个问题有一些发言权。
首先,既然已经是实施了就医的行为,那么就相当于自己的个人自我排解,自我药聊已经无法去解决疾病问题了。那么,相信专业医生给出的意见,“请遵医嘱”………才是治疗方案产生效果的前提,毕竟你是病人,对方是职业医师,有时自己所考虑的,质疑的其实都是一些碎片化的言论,个体差异也很大,放空心理包袱配合医生,本来你就是去卸除包袱的,理智的想想,这是最起码的前提。
其次,对于心理问题的诊断所采用的量表是细分性很高的,完全取决于医生对你所所自述,自己观察下的初步判断,给予一些专业化衡量的问题配合下,做出初步诊断,给予治疗方案的实施,并在你对这个方案是否就有效做进一步跟进,更改或者更有的放矢的针对疾病问题,还是那句话,咱们真的无需又做参赛选手,又做裁判质疑选手的比赛违规,这铁定是有先入为主的主观性判断的。
【去医院的心里科室,只做了量表,测出来的结果准吗】 最后,你只要是去的国家正规大型综合性三甲,三乙医院,而不是李鬼式的挂名科室之流,你可以放一百个心………医疗卫生,生老病死是国之命脉,公立综合医院更是如此。
一样能有所帮助与你
以上
■网友的回复
对于抑郁发作来说,是心理科最常见的疾病!如果你对医学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容易被现在的媒体所误导!这里包括百度!所有的疾病,其实在医师的大脑里早就有了相关的诊断,辅助检查是为了协助诊断!所有的好医生都在医院里,你觉得他好像不负责任,其实面对你我他都是这样给诊治的,你所希望医生能更多时间来给你咨询,这是另外的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他们会听你倾诉,给你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你的疾病无能为力!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你的状态到底是达到了疾病还是只需要咨询师帮助呢?还是医生故意说的那么严重?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医生凭借自己的医疗技术肯定给的是比较合理的诊断及治疗!医务工作者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来照顾这些没有疾病的来访者!自己都觉得自己抑郁了,那确实是有很多症状了,这种情况下早诊断早治疗是有必要的!如果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先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如果疗效不好,建议还是遵医嘱服药!
■网友的回复
不准,心里科学还是个孩子,不成熟,怎么能有责任得判断呢?
■网友的回复
心理学量表只能是一种参考,不代表绝对结果。拿抑郁量表举个例子,它测量的是我们在填答量表当下的情况,也许你当下测出来的分数很接近抑郁,但也并不代表你就是抑郁症。因为曾经我在某一个很悲伤失意的日子里,帮一个学姐填了抑郁量表,当时觉得完了,这些题目中所描述的,我都符合。当时有些害怕。后来过了一两天之后,整个人就已经恢复了正常。另外,抑郁的各种症状需要持续两周以上才能被认为是抑郁。
建议尽量找心理学专业人士。
■网友的回复
谢邀。看起来正常不代表不抑郁,如果你不相信诊断结果,可以去别的正规医院再诊断一下,不要自己百度或者自行脑补。
■网友的回复
这个得看什么医院和什么量表。
量表必须与深入的会谈彼此验证。
还有,医疗机构和心理机构不同,是两套体系。
■网友的回复
现在国内的医院就是这样的,量表,诊断,开药。你的顾虑并不是空穴来风。
诊断是相当复杂的一件事情。起码在美国,除了用好多个量表,还需要进行1-2次的访谈,收集病史,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排除其他疾病,最后才能确诊。而在国内的医院看,恐怕只是做做量表,而且有些医生还缺乏人文关怀。
国内用的量表很多是国外翻译过来的,从数据上看,这些量表在国内使用,信效度还是很高的。所以从统计意义上来说,量表值得信赖。但有一点,心理疾病是有文化差异的,如果只是用西方的量表,缺乏本土化的量表,其实是有问题的(可咱们很缺乏本土化的研究,针对中国人,或者东方文化的量表很少)。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量表的常模是什么时候的,如果常模是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那恐怕得出的结果会有问题(所谓常模,就相当于尺度,你做了问卷得到了一个分数,分数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需要和前人的结果对照,看你的分数处在哪个位置;比如你的结果是30分,常模表示,和你相同年纪的,得30分的人处于重度抑郁,那么你就是重度抑郁)。因为社会发展很快,人的心理变化也很快,十年前的人的数据,和现在的人可能有出入。
所以,关于准不准的问题,你可以这样理解。医院用的量表本身应该都没有任何问题(信效度很高),如果量表需要用到常模,而常模是近期的(十年以内),得出的结果会比较准。如果量表是基于中国人、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的诊断手册制定的,会准得多。
另外,如果想要更有效的诊断,可能需要找咨询师而不是医生,因为医生不学咨询,他们的职责开药做手术,所以要求他们给你们访谈,可能有些难(可能某些医生会参加工作坊,学习一点咨询技术,但参加几天的工作坊学习来的咨询技术,你觉得有多少资质呢?)。但国内的咨询行业比较混乱,选择咨询师需谨慎。
现在既然开了药,还是遵循医嘱。但如果有比较强烈的副作用,还是可以去医院要求医生换一种药。药物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缓解各种症状,这点你放心。问题在于,一方面药物可能有副作用。一方面治标不治本(复发率大)。为什么复发率大?比如说有抑郁症的人,处理压力的能力很差,一旦有压力或者突发事件,因为以非适应性的应对模式去处理,而导致情绪低落(抑郁、焦虑)和行为异常(比如一整天不动)。药物能减缓情绪症状,但药物不能教会你怎么应对压力。一旦停药,加上外界的压力没有解决,很容易就复发。所以除了吃药,找咨询师会比较有帮助。但问题是,国内的咨询师的资质……另外有很多在国外受训回国的咨询师,这些人的资质可以保证,尤其是拿了国外的咨询师证的,资质都是可以的(国外咨询师证的要求比国内高得多的多)。唯一的问题还是文化差异,在国外受训,学的都是处理西方人的问题,所有的治疗理念都是基于西方文化(讲究实证,挑战来访者非适应性的想法),而中国人并不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实证精神,这样一来在治疗上就有阻力。相对来说ACT,mindfulness这些治疗方法可能更适合中国人,因为这些治疗理念基于东方文化,但问题在于国内对ACT和正念本土化研究很少,咨询师恐怕也只能照办外国人用ACT的方法,来用在中国人身上。
虽然国内好像各种流派很多,什么新的东西都会有,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往往是拿来主义,不顾适不适应中国文化。不仅如此,国内的心理疾病领域的规章制度不明,执行力差,缺乏法律支持和国家监督。
总之,没办法,这就是中国心理疾病领域的现状。你怎么都得不到最优质最令人放心的治疗。
■网友的回复
谢邀。每一个了解抑郁症的人,加上一些“道听途说”,在自己确诊之前其实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吧。如果对这家医院的诊断结果不放心,可以换家医院。当初我也是先后找了很多医生,加上后面很多状况,家人才肯承认我是真的生病了。量表数据可作为参考。
推荐阅读
- 单身的人心里是不是心里都有一个自己欣赏喜欢的人
- 学校微信考研群里有人拉外校生进群,心里有不满情绪正常吗
- 为啥每次成功取得成功后心里很高兴,总喜欢和身边的人故意找话题,不是聊我咋成功的是任何话题。为啥
- 电影院的一台机器人靠扫描掌心就能知道身体个个部位的健康情况,可信度高吗?
- 总是会在心里反驳别人的想法咋办
- 求推荐上海靠谱的心里咨询。?
- 经常在生活细节上因为不走心犯错,心里别扭又不能排解咋办
- 高三了,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就是突然没有动力了,之前成绩还行,但觉得要退步了,心里很急可没有办法
- 觉得压力好大,焦虑,有时心里面好烦躁,甚至想找人打架发泄,是不是心理不正常有啥好的宣泄方式
- 有对象了 家里又安排了相亲,怎样克服自己的心里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