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别人家的孩子”:说说历史上那些有名的神童(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三种类型 , 幼年天资聪慧 , 才思敏捷 , 可忽视了后天的培养和努力 , 成年后则无所作为 。北宋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篇名文——《伤仲永》 , 介绍浙江金溪一个农家子弟方仲永 , 无师自通 , 从5岁开始善作诗 , 且“指物作诗立就 , 其文理皆有可观” 。可后来未拜师指导 , 也未努力学习 , 结果到20岁时便成为一个极平庸、极普通的人 。又如清末民初时期甘肃永登县的王炀龄 , 小的时候以“神童”之名誉满乡里 , 成年后却不求上进 , 结果未能成大器 。
从“神童”身上得到的启示
首先 , 神童们的聪慧超群来自他们的勤奋好学和刻苦钻研 。例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 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识字背诗 , 五六岁时便学习作诗 , 9岁时已精通作诗的音律 , 他学习极其勤奋刻苦 , “昼课赋 , 夜课书 , 间又课诗” , 直至“口舌成疮 , 手肘成胝”的地步 。因此 , 他十五六岁时就在诗坛上崭露头角 , 得到诗坛名流的称赞 。宋朝的司马光 , 6岁入学接受传统教育;从7岁开始 , 便广泛阅读 , 手不失卷 , 简直到了废寝忘餐的地步 。为了抓紧时间多读书 , 不浪费光阴 , 他还自己设计用木头做了一个圆形的“警枕” 。睡觉时 , 只要头从警枕上滚落下来 , 他就又披衣起床 , 挑灯夜读 , 直到天亮 。这样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到15岁时已经于书无所不通 , 文辞深醇 , 下笔有西汉之风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朝的宋濂 , 6岁开始读书 , 每天要记诵2000多字的文章 , 9岁时便能赋诗 。因为家里贫穷 , 13岁便辍学了 。但他坚持自学 , 从不间断 。买不起书 , 就向别人借书来抄 , 有不懂的问题 , 便虚心向别人求教 , 有时为了弄通弄懂一个问题 , 甚至顶风冒雨徒步数百里去请教 。他发愤苦读 , 终因知识渊博 , 经纶满腹而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用 , 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晚清的魏源 , 7岁读书 , 白天在私塾如饥似渴地学习;晚上回到家里 , 又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广泛阅读 , 经常足不出户 , 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读书 , 以致偶然出来 , 连自家的狗也把他当作外人而狂吠不止 。他后来曾写过一首诗回忆自己小时侯学习情况时说:“终日一编不离手 , 终岁不窥园外柳 。”正是由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 终于成为晚清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 。
其次 , 神童的成长和发展 , 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历史上的不少神童 ,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 , 曾得到过那些有识之士、师长们的奖掖、提携 。例如唐代杰出政治家李泌就曾得到张说、张九龄、严挺之等重臣的器重和关爱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得到老诗人顾况的赞赏、推荐;宋初杰出的文学家王禹偁(cheng一声)就得到过府官毕士安的多方关心爱护 , 培养支持 , 提拔他当府学的“小教授” 。明初的大学者宋濂 , 曾得到过乡贤张继之的帮助 , 保荐他入府庠学习几年 , 打下了坚实基础 。明代中叶的名相张居正 , 自少年开始 , 就一直得到湖广巡抚顾麟的精心培养和鼓励 。晚清杰出的爱国诗人丘逢甲 , 曾得到过福建巡抚丁日昌的爱护和奖掖 。晚清的大文豪、大学者梁启超 , 曾得到礼部尚书李瑞棼的鼓励、关心、和爱护 。清末民初著名的爱国将领蔡锷 , 也曾得到大学者梁启建多方面帮助、关心和提携 , 等等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急救|急救也有“白金时间”!惠州这场活动让你秒get自救互救技能
- 一路南风|北京也有“西湖”,诗情画意,仿佛来到杭州
- 栗子侃车|日系也有“价格屠夫”,满油900公里带7座比CRV实用,已跌至13万
- 君王皇帝|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全的美女榜单,能认识全的算你本事
- 癌症肿瘤,胃癌|为什么韩国吃蔬菜多,却是胃癌大国?这3种饮食坏习惯我国人也有
- 原平故事|人家是春秋四季,你是死秋一季
- G时尚|大号包袋不是男生们的专属,女生们也有随性帅气的演绎
- 思丝如针|带着孩子再婚后,她终于有了家:二婚夫妻,也有爱情
- |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
- 朱元璋|朱元璋:中国古代“第一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