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深度调查】特医食品,为何量少价高不易寻?( 三 )


文章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超市货架上的营养产品
在北京一家大型医院的超市里 , 一罐556克的进口乳清蛋白粉 , 价格698元 , 国产专门肿瘤病人供给营养的产品仅有360克而价格高达650元 。 在淘宝、京东等平台搜索类似产品 , 产品价格几乎没有太多浮动 , 也没有更多折扣 。
沈秀华感慨道:“很多新的特医食品定价太高 。 有时候 , 考虑患者经济承受能力 , 我们只能建议消费者通过自行制作匀浆膳食的方法补充营养 。 ”
特医食品价格为何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 , 当前全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消费总额达到600-700亿美元 , 而我国2019年正式批准上市的特医食品销售额仅约为30亿元人民币 。 目前 , 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规模不到全球的1% 。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说:“公司研发一款新的产品 , 一般需要3年持续大额投资 , 预计5年上市见到效益 , 8年才能为公司带来可量化的利润 。 建工厂 , 搞研发 , 疾病型的特医产品 , 还需要临床试验 , 一个产品从研发、生产到真正上市可能要花上千万 。 ”
与此同时 , 产品审批注册的时间成本也不低 。 已经获得4个特医配方获批的贝因美方面表示 , 特医产品从提交注册申请到投产至少需要2年时间 , 注册前研究阶段一般至少1.5年时间 , 换言之 , 在基础良好且顺利的情况下一家企业从0开始研发特医产品到获批至少需要3.5年 。
在科研、技术、资金等方面 , 外资企业明显占据更多优势 。 目前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的51个产品中 , 进口产品占30个 。 以雀巢健康科学为例 , 目前 , 其已经获得8个特医产品注册证 , 还有几个正在审批的产品 。 雀巢健康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顾欣鑫表示:“特医在中国目前还是起步阶段 , 很多企业都可能有很好的研发概念 , 但从概念落实到产品上 , 还需要大量的经验累积 , 以及研发与生产的良好衔接 。 ”
当下 , 特医食品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阻碍:特医食品临床营养相关法规制度亟待完善 , 公众对特医食品认知不足 , 国内产业链不完整 , 企业研发生产承压 , 销售渠道不畅 , 整体产业发展缓慢 , 特医食品人才严重匮乏……
但愿意投入这个行业的企业都认为 , 特医食品是一片新蓝海 。 随着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逐步浮出水面 , 接下来会有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