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科幻变成了科学”( 二 )


这样 , “月宫一号”里物质的闭合循环就形成了:植物给宇航员提供食物 , 还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通过蒸腾作用产生纯净的饮用水 。 植物中人不吃的部分 , 比如作物的秸秆、蔬菜的根和老叶败叶 , 用来饲养动物(黄粉虫) , 为宇航员提供优质的蛋白和更合理的氨基酸配比 。 植物的不可食部分、人的排泄废物、厨余和生活垃圾 , 通过微生物分解 , 变成二氧化碳进入到空气中;从尿液中回收的水和氮素以及经过生物净化后的卫生废水 , 用于灌溉培养植物 。 植物吸收了这些二氧化碳和水 , 不断生长出新的食物 。
当团队在小场地里能做的实验已经完成 , 就急需一个大的场地做系统实验 。 一次跟着校领导走访俄罗斯 , 在参观完俄罗斯的密闭实验系统后 , 时任北航校领导连连赞叹 , 刘红瞅准机会 , 立下军令状 , “如果给我500平方米 , 我一定做出更好的 。 ”于是 , “月宫一号”项目终于获批 , 在北航新主楼西侧拔地而起 。
2013年元旦 , “月宫一号”团队给俄罗斯的科学友人发去新年祝福电子贺卡 , 附了上“月宫一号”的样图 。 这几位科学家打开贺卡 , 一致“赞许”道:“他们‘画’得可真好!”直到2013年冬天 , “月宫一号”建设完成并成功试运转 , 外国几位科学家受邀来华进行学术研讨 , 还是将信将疑的态度 。
刘红至今记得 , 一位俄罗斯科学家围着占地不过百平方米的实验舱来来回回看了将近一个小时 , 不相信眼前这个实验装置是真的 。 当天晚上10点左右 , 会议已结束 , 这位科学家提出还要去实验舱看看 , 他担心白天看到的只是“装装样子”的假设备 , 夜里就会停掉或者“没有了” 。 刘红笑了笑 , 欣然邀请他随时去实验舱参观 。 后来 , 这位被震撼到的俄罗斯科学家按捺不住激动 , 在留言簿上写了一整页赞语表达敬意 。
“月宫一号”在建期间正值炎夏 , 常常是室外38摄氏度、舱内温度40摄氏度 , 但团队还是克服困难 , 在6个月内顺利完工 。 在外人看来 , 这不过是3个圆柱形的“大罐子” , 而团队成员相信 , 在这个总面积16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的空间内 , 他们的“月宫梦”终将实现——“我有一所房子 , 面朝月宫 , 春暖花开” 。
“进入‘月宫一号’ , 就像直接把你送到外太空”
早上7点钟起床 , 量体温、血压 , 称体重 。 洗漱完冲杯牛奶 , 一个馒头就一盘生菜炒梅花肉便是早餐 , 尽管感受不到阳光照到身上的温暖 , 但走到植物舱 , 和满室的绿色打个招呼 , 仍然感觉朝气蓬勃……志愿者褚正佩这样向人介绍她在“月宫一号”里的清晨时光 。
听起来悠闲 , 但“月宫”里的生活不比地球 , 志愿者们承担了重要的科研工作 。 舱内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但仅靠灯光启闭模拟日出日落 。 刘慧说:“进入‘月宫一号’ , 就像直接把你送到外太空 。 ”
在模拟的“外太空”里 , 每组志愿者4人所需的全部氧气和水、大部分食物 , 都要在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里循环再生 。 有限的空间里 , 志愿者们栽培了5种粮食作物、29种蔬菜作物、1种水果 , 仅小麦就要每周收获3次 。 他们常常打趣道:“我们就是未来月球上或者火星上的农民 。 ”
370天里 , 志愿者们重复“播种、收割和脱粒”这一植物耕作流程160余次 , 监测记录健康数据700余次 , 采集2000多个唾液、尿液、粪便样品以及口腔、材料表面和空气的微生物样品 , 采集废物处理系统样品50余次 。 此外 , 他们还克服了幽闭环境内“遮窗”“断电”“延迟出舱”等种种困难 。
志愿者伊志豪说 , “心理关”是他们要克服的最大难题 。 “在舱内的生活 , 就像处于一个密闭的卧铺车厢 , 每天隔着小小的窗口看外面 , 但有时需要把窗口遮蔽起来 , 适应不同的环境 , 调试不同的参数 。 这时 , 就感觉车厢进了隧道 。 ”
当然 , “月宫”生活不乏轻松有趣的时光 。 志愿者们可以上网、发微信、看视频、玩飞镖 , 一组4个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 如同“亲兄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