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佳冶|人一生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

_原题为 人一生的成长 , 其实就是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
我见到薛佳冶的第一眼就觉得:“哇 , 她也太少女了吧 , 好像‘小朋友’ 。 ”
事实证明 , 她果然是“小朋友” , 相比之前我采访过的老师她无论是形象、年龄还是教龄都更为“幼齿” 。
但——
年轻化是每一个行业的趋势 , 而作为身处教师行业的年轻人 , 他们表现出来的“新思想”、“新方式”则会更显眼 。
薛佳冶|人一生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
文章图片

薛佳冶老师
关乎教育大计的事儿 , 每一步改变都如履薄冰 。 对学生的学习是不是有利?他们的接受度有多高?家长能不能接受?新模式付出的时间成本与取得的成果相比 , 究竟合不合算?
这些都是薛佳冶一代的新老师需要考虑的 。 只不过在她看来 , 除了教学、成绩、学习方法、知识点的吸收等常见的问题之外 , 学生们的内心同样重要 , 但却很少有人关注 。
她希望不管是老师、家长 , 在未来都可以更多的考察学生们的内心世界 , 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成绩 , 更关乎他们的人生 。
/01/ 学生心理上的坎儿和学习方法、知识点积累一样重要 采访的一开始 , 薛佳冶就给我讲了她带的一个学生的故事 。
“之前有一个学生 , 每次我给她限时测试 , 她总是发挥不好 , 错误率上升一半 。 但在平时 , 我不打开手机倒计时 , 她完全可以在规定时间完成 , 并且全对 。 这就是学生心理上的问题 。 ”
“当时面对这种情况 , 我告诉她无论是否有计时器 ,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她自己 。 之后我再给她布置题时偷偷打开计时器 , 她很轻松的就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 , 而且全部正确 。 ”
“这很明显就是她心里过不了计时的那个坎儿 。 她做题的时候注意力全都在表盘的数字上 , 对题目的把握肯定不如全神贯注要好 。 这种心理上的麻烦如果不克服 , 可能会在很多重要的考试乃至以后人生的测试中带给她不少的消极影响 。 ”
薛佳冶很迅速地就抓住了学生的问题 。 这和上课不一样 , 上课是一个老师对下面坐着的所有学生统一的知识灌输 , 它决定学生能不能学会这个知识点 , 而能不能在考试中应用 , 还要看每个学生不同的理解力和运用能力 。
薛佳冶|人一生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
文章图片

薛佳冶老师的课堂
但还有很多学生 , 学会、理解、运用都不成问题 , 阻挡他们提升成绩的 , 反而是“内心的恐惧” 。 他们有的人明明会做 , 却惧怕时间不够:有的人明明做对了 , 却惧怕自己马虎粗心一遍遍的检查 , 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着于传统的答案 , 一旦得出的结果和过去做过的题目不符就质疑自己……
而不管哪一种 , 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内心的一点小纠结” , 只不过不同的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不一样而已 。 具体到薛佳冶老师所说的这个学生 , 则是不自信 。
“最后我告诉她‘真相’的时候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 她没想过自己的水平已经可以做到轻易地在规定时间内作答所有题目 , 并且保证正确率 , 这其实是一个水平有所提升之后自信心树立的过程 。 她对自己的水平有正确的认知之后 , 慢慢的就会克服、解决当前的困境 。 ”
“而解决问题之后 , 她面对今后的一系列考试想来都足以良好地去应对 。 ”
此时情绪此时天 , 无事小神仙 。 把注意力只放在试卷、解题之后 , 结果成绩自然也就“神仙”了 。
/02/ 曾经是“参与者” , 才能更好的做“旁观者” 其实关于“关注内心”这件事儿 , 薛佳冶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 , 除了教学经验外 , 个人经历也是助推的一部分 。
而这种“内心”决定成绩、情绪的个人经历 , 起始于薛佳冶的高三生活 。
“我当时高三的时候 , 非常注重每次模考的分数 , 甚至准备了一个日记本专门把考试的分数记录下来 , 然后分析成败原因、写下一阶段的计划 , 自己不放过自己 。 那一段时间的心情其实非常糟糕 , 主要是紧张、过于严肃 , 把高考当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 ”
“这种情绪其实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 他直接导致我每次模考发挥都不稳定 , 像跷跷板一样 , 无法保证成绩能够体现正常水平 。 ”
“在那个时期 , 我的燃眉之急就是尽快给自己做心理铺垫、塑造一个更为自信、强大的内心 。 ”
后来 , 薛佳冶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毕业来到新东方初次任教时 , 又经历了一次“学生时期的心路历程” , 从身体到心理上去适应自己身份的转变 , 她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我可以 , 我能行!我可以帮助学生们戴上属于自己的光环 , 助力他们实现梦想 。
薛佳冶|人一生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
文章图片

薛佳冶老师
也正是因为这种经历 , 让薛佳冶清楚地知道在日常教学生活中 , 除了关注知识的吸收理解外 , 还应当注重学生们的心理 。 曾经是“参与者” , 才能更好的做“旁观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