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贝尔奖8年后,莫言再出新作,这次他写了什么?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诺贝尔奖8年后 , 莫言再出新作 , 这次他写了什么?
原创 夜奔 闰土 十点人物志
【莫言|诺贝尔奖8年后,莫言再出新作,这次他写了什么?】
莫言|诺贝尔奖8年后,莫言再出新作,这次他写了什么?
本文插图

作者 | 夜奔 闰土
十点人物志原创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8年后 , 莫言最近出新书了 。
有媒体在2016年做过一次不完全统计 , 在莫言得奖后的1500天里 , 他去了全世界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 , 参加过18次讲座、26次会议 , 题过10次字 , 他也曾说 , 自己2013年没有读一本书 。
得奖后的五年里 , 尤其前两三年 , 莫言坦言 , 自己总处在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疲惫中 , 拿起笔来 , 脑子便一片空白 。
五年过后 , 莫言说:“我觉得我欠的债也还的差不多了 , 朋友们的活动我也都参加了 , 该说话的也都说话了 。 ”决心回归创作状态 , “忘掉一切 , 想怎么写怎么写” 。
今年春天 , 他终于有大块集中的时间来好好写作 , 两三个月时间里一口气写了4部短篇小说 , 这让他感觉到“自己还有比较充沛的创作精力和激情” 。
再加上过去8年陆续创作的小说 , 构成了这本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 。 故事依然发生在高密东北乡 , 但情节和人物都焕然一新 , 他甚至把莫言这个名字写进了作品里 。
八月初 , 十点人物志在北京专访了莫言 , 我们聊了聊创作、晚熟和故乡等话题 , 以下是莫言的自述:
莫言|诺贝尔奖8年后,莫言再出新作,这次他写了什么?
本文插图

我还有充沛的创作精力和激情
我实际上有很多的素材可写 , 也构思了很多年 , 稍做准备就可以拿起笔来写 , 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 一直都没有动手 , 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不想草率从事 , 还是希望这个作品 , 不管是长作品还是短作品 , 应该首先是要过自我的关 。
《晚熟的人》是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首部作品 , 其实我自己认为 , 它跟我过去的作品相比有一些变化 , 这才可以让它出来 , 否则的话宁愿不写 。
这部短篇小说集是这九年 , 差不多十年当中的一个累积 。 前面有八篇作品是在2012年就完成了初稿 , 但是一直放着 , 一直到了2017年拿出来重新修改补充 , 陆续发表 。
今年春天写了4篇 , 像《口哨与火把》、《红唇绿嘴》 , 然后《贼指花》 , 再一个就是《晚熟的人》 , 这四个小说差不多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面写出来的 , 也没有发表 。
这四个作品让我感觉到 , 我还有这种比较充沛的创作精力和激情 , 再加上前面的几篇 , 它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系列 , 基本上还是一个返乡小说的视角和类型 。
莫言|诺贝尔奖8年后,莫言再出新作,这次他写了什么?
本文插图

▲诺贝尔文学奖现场
就是一个在城里工作生活多年的知识分子 , 返回到自己出生成长过的地方 , 肯定会跟久违的乡土 , 跟很多童年、青年时期的朋友重新相遇 。
这个相遇里边有很多故事可以发生 , 最重要的就是我这个人的身份 , 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
当然在2012年前我也是相对有一点名气的作家了 , 但是没有诺奖这一个光环 , 影响不如今天大 , 一旦我成了这样一个有特定符号的作家 , 再回故乡去 , 所发生的很多事情更加丰富多彩 , 更加有意思 , 更加具有文学性 。
纵观这个系列 , 我觉得是对我个人获奖之后的日常生活的一个艺术化的描述 , 也是对我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一种重温 , 重温故乡的历史 , 也是对我的童年、青年时期的伙伴们的一种致敬、一种呼应 。
莫言|诺贝尔奖8年后,莫言再出新作,这次他写了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