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回避或抗拒社交?如何破解?( 二 )
据统计 , 我国目前独居青年超过2000万 。 线下独处、线上“热闹”成为常态 。 《2020独居青年生活洞察报告》显示 , 64.83%的被调研对象选择通过社交软件结交新朋友 , 线上交友是不少独居青年们缓解孤独的“必选项” 。
然而 , 线上社交能成为“社恐”青年的解药吗?答案可能正相反 。 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曾提出“群体性孤独”的概念:“大家都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 , 不是交心 , 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 , 不是叙旧 , 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 , 老师在讲 , 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 , 别人在报告 , 听众在收发信息 。 ”她认为 , 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 , 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 。 我们期待他人少 , 期待技术多 。
虚拟空间里不间断的联系 , 反而让人陷入更深的孤独 。 要打破这个循环 , 唯有让大家更好地“在一起” 。 “要主动参与线下面对面的交谈 , 以此来弥补线上交往由‘身体缺场’所带来的不足 , 用真正的‘在一起’来疗愈孤独的人群 , 建立更好的生活 。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滨在《“群体性孤独”的审思:我们在一起的“独处”》中这样说 。
“今年的春节因疫情延长了 。 在外求学工作时只能用视频跟家人交流 , 这次回家与父母打着牌、泡着茶、聊聊小时候 , 让我感受到了更真切的亲情支持 。 ”90后女孩小意说 , 有时正是这种平淡的相处 , 才让我们重新发现并珍视现实中的互动与连接 。 她已决定多在真实世界中和朋友相处 。
摆脱惯性 , 突破社交“茧房”
当群体孤独成为舒适区 , 面对一波又一波新的虚拟社交浪潮 , 一些年轻人愈加舍不得走出来面对现实 。
“现代人的空闲时间有相当一部分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占据了 。 每天花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在电子屏幕上 , 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 而且有种‘放不下’的感觉 , 留给现实生活的注意力资源自然就少了 。 ”这样的感受越来越普遍 。
虚拟社交以其低成本、全时段的特点 , 正成为回避真实社交压力的“温室” 。 当前 , 陪伴类App增长趋势越来越明显 , 语音聊天室、游戏陪练等付费型陪伴App大量出现 。 有网络社交需求的年轻人只需手指一点 , 便可购买陪聊项目 。
传播学中有“信息茧房”的概念 , 是说人们获取信息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 , 从而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 在社交领域 , 当代年轻人似乎也正陷入一个“茧房”中 , 不愿走出交友舒适圈 , 形成越回避社交、越不会社交的循环 , 将自己的生活禁锢于狭窄的空间里 。
“我拒绝社交的那两年 , 没有交新朋友 , 活得格外自我 , 却又真的丢了自我 。 ”网友雷艺甜曾有“社恐”的经历 , 后来她发现 , 人与人的真心交往 , 才是治愈不开心的良药 。
“我们还是要努力 , 去敞开心扉和怀抱 , 去接触去感知这个让人爱恨交织的世界 。 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 , 这有点难 , 但是从孤独里挣脱出来 , 我们才能得到乐趣、人情 , 还有爱 。 ”她说 。
像雷艺甜这样突破社交“茧房”、勇敢走向现实社交的年轻人 , 逐渐多了起来 。
雪莉·特克尔提出 , 应对群体孤独的办法 , 是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 , 面对面谈话、讨论 。 对“社恐”青年来说亦是如此 。 逃避社交只是一时的 , 只有迈出从舒适走向未知的那一步 , 触摸真实社交的复杂和温暖 , 才能把自己的生活道路越走越宽 。
【年轻人为什么回避或抗拒社交?如何破解?】(本报采访人员 李丹阳)
推荐阅读
- 育儿铺子|为什么日本女性出轨率近50%,老公戴绿帽却视而不见?原因大跌眼镜
- 私生饭|僵尸为什么都穿清朝官服?
- 三农广讯|猪价暴跌,12月猪肉会“白菜价”吗?为什么?附:11月12日猪价
- 夺命哈士奇|“独身式恋爱”,真的是年轻人更自私了吗?
- |《蜗居》宋思明为什么玩婚外情,看看这两个女人就知道了
- 女性|为什么女性遭遇强迫时身体往往会僵硬、无法动弹?难道是自愿的吗
- 中年|为什么肖战如此关注海外新的广告材料一出来
- 思鸿教育|面试真题思鸿教育练习: 你为什么要报考教师资格考试?
- 有力量观察员|农民工“返乡潮”再现。为什么?除了不赚钱,还有两个原因很无奈
- 会上|邓超陈赫鹿晗上了贼船为什么会上热搜大家如何评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