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回避或抗拒社交?如何破解?

勇敢起来 , 触摸真实社交的复杂与温暖
【聚焦·纾解“社恐”青年的心理困局】
当前一个尴尬的事实是:社交工具不断升级 , 年轻人却在“社交降级” 。
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认为自己“社恐” 。 在“青年说”日前发起的网上调查中 , 参与投票的2532名网友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仅69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问题 , 97%的参与者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 。 同时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享受”独居独处 , 依靠手机建构和维护自己的社交网络 , 在虚拟世界越陷越深 。
年轻人的社交恐惧因何而来 , 如何破解?本期“青年说”聚焦纾解“社恐”青年的心理困境 。
人际交往变迁下的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症 , 在医学上是一种焦虑性障碍 , 其特征包括处在公共场所或与人打交道时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害怕等 。 当下很多年轻人自称的“社恐” , 并非达到疾病的程度 , 而是呈现一种回避社交、抗拒社交的情绪和状态 。
年轻人为什么回避或抗拒社交?
首先要看到 , 在社会快速变迁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 , 是社交方式变革的亲历者 , 他们的人际交往注定呈现出新的特点 。 由易观智库和腾讯QQ发布的《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显示 , 90后青年群体已习惯了“自我轴心”式的成长 , “孤独”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状态——“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 童年的回忆里就充满孤独的色彩;他们在高楼大厦中成长 , 忙碌的父母顾不上他们;钢筋水泥阻隔了孩子们的社交机会 , 他们逐渐习惯了自己玩耍 。 ”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 多数年轻人在以“小家庭”为主的社会单元中长大 , 缺少传统社会交往中诸如亲戚、邻里关系的体验 。 例如不少90后表示由于亲戚隔阂巨大 , 不会经常走动:“我们早早为了读书、为了打工背井离乡 , 与家人尚且有些距离 , 更别提亲戚交往了 。 ”
与成长过程中单薄的人际交往体验相伴的 , 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交往本身的复杂化 。
场景在泛化 , 无时不社交 。 “人可以休息 , 但互联网是二十四小时运转的 。 手机里永远有无数个小红点等着打开:群打卡、班级通知、好友寒暄、同学邀约、社团活动……必须一个个认真处理 。 ”在大三学生韩雪的眼中 , 社交始终与压力相伴 。
功能在杂糅 , 无处不社交 。 “我们的社交活动太多了 , 其效率和目的性高到了让人反胃的程度 , 就连抢一张回家的火车票 , 也要‘邀请好友来帮我提速’ 。 ”网友在调查中反馈道 。
在这样的矛盾下 , 一些年轻人自称“社恐”青年 , 也就有迹可循了 。 “社恐”这个标签 , 更像是他们手中的盾 。 在真实而焦灼的社交困境下 , 只好拿起这张盾牌 , 应对无孔不入的社交压力 。
“说社交降级可能有点夸张 , 从某个角度讲 , 这也是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自我适应 。 ”心理学专业学生晓婷说 , 很多“社恐”青年推崇的新式“社交礼仪” , 如用微信讲的小事情就别打电话 , 能打字说就别发语音等 , 核心是保持恰当的社交距离 , 给彼此一点自由轻松的空间 。
虚拟社交不是社交恐惧的解药
经历社会变迁的同时 , 技术的发展正带来全新的沟通方式 。 从短信到QQ、微信 , 从论坛到博客、微博 , 再到抖音快手 , 不断迭代的社交软件 , 提供更便捷的沟通选项 , 并逐渐塑造了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社交习惯 。
在现实生活中 , 很多朋友是难得见到一面的 。 文章《都市生活的社交障碍:“有空见一面”已是奢侈》描述了这样的现状:同在北京 , 在东城区的人想和在西城区工作的好朋友见一面 , 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 哪怕对方因工作原因来自己公司楼下办事 , 也可能因为手头有事没顾得上去碰个面 。
在网络世界中 , 交友则不受时空限制 。 社交软件一秒钟即可把一个陌生人“加为好友” 。 即使线下不见面 , 社交媒体中也互动频繁 , 看似好不热闹 。 “就像在游戏里 , 人物的武力值、防御值等有不同的方式补充 , 社交也是一样的 。 当面聊天加成多一点 , 手机聊天加成少一点 , 但成本小啊!各个软件聊一圈儿 , 我的社交值也能补满 。 ”在互联网公司就职的小辉工作很忙 , 朋友组的饭局经常赶不上 , 但他有自己的一套交友办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