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部传记,看见特区“每个人”——《深圳传》堪称文字版“纪录片”( 二 )


有相同感受的学者韩望喜表示 , 胡野秋的写作方式近乎纪录片的白描 , 这与他拍纪录片和电影有关 。 胡野秋描写的那些故事、人物、风俗、方言、街道 , 每个名字的呼唤 , 都令人心灵颤动 。 “野秋善于把那些看似不相干的生活细节连缀起来 , 细节如珍珠 , 自然构成故事 , 无需情节 , 浑然天成 。 ”
几乎每个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深圳的人都对“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耳熟能详 , 但是真正能够了解深圳的前世今生、知晓深圳各种常识的人却为数不多 。 《深圳特区报》主笔王绍培认为 , 《深圳传》正好是一本常识之书 , 这些常识此前也有著述涉及 , 但不及《深圳传》这么集中、这么简洁 , 一册在手 , 几乎可以立即晋级为一个“深圳通” 。
看见特区中的“每个人”
《深圳传》全书共有十四章 , 每章的主题都各有特色 , 涵盖了历史、人物、企业、文化、山川河流、地名、街巷、风俗、方言、建筑、草木、观念等 , 有具体的又有抽象的 , 各成系列又互相关联 。 可以说 , 这本包罗万象、丰盈充沛的城市传记 , 记录了特区新城的林林总总、角角落落 。
但其中读起来最有意思的还是作者选取的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 。 胡野秋以采访人员的敏锐和学者的深沉 , 用多年积累的素材和精微的个人发现 , 关注到特区发展进程中的很多人物 。 这些人物有建造这座城市的伟人 , 有各行各业的英雄 , 还有很多年轻的追梦人 , 同时也关照了那些易被忽略的小人物的生存状貌 , 鲜活地呈现深圳这座城市的人本特色和人文情怀 。
这其中 , 除了有“改革先锋”美誉的袁庚 , 还有深藏不露的深商群体:华为任正非、腾讯马化腾、平安马明哲、万科王石、比亚迪王传福、华大汪建、大疆汪滔等 。 最有意思的是一些有故事的先锋人物 , 像“知否读剧社”的创始人资深话剧工作者李绍琴、小说家千夫长、青年歌手姚贝娜、书法家钟国康、书吧主人晓昱、青年诗人张尔、“大芬油画村”创始人黄江和村里的“梵高”们……
中国人书写历史热衷于“宏大叙事” , 往往会忽略小人物和少数人的命运 , 而在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里 ,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应该被关注的 。 深圳的风云际会、城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新城新事都关乎几代人的拓荒史、青春史和奋斗史 , 从《深圳传》这些小人物的故事里 ,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段落中找到自己 。
每个人都能看到城市的风貌 , 但难以看到城市的故事 , 更难看到的是藏在故事里的灵魂 , 而城市最迷人的恰恰是灵魂 。 这些有趣的灵魂 , 《深圳传》里都有 。
可以说 , 《深圳传》跳脱出了传统“地方志”写作的窠臼 , 这本书是一个人的“读城记” 。 胡野秋说:“我用将近30年的时间阅读这座城市 , 除了用眼睛阅读 , 还常常用脚阅读 , 以入心入肺的深刻解读照见这座城的思想史和心灵史 。 ”这本书同时还为许多人对特区的“误读”正名 。 “重要的是我力求重返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场 , 把那些即将湮灭的光阴碎片打捞起来 , 并通过我的重新梳理 , 让今天的人能够看到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 ”
胡野秋告诉采访人员 , 试图迅速而准确地描述深圳 , 其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 虽然它只有短短的40岁 , 但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超过中国其他任何城市 , 甚至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 深圳不是日积月累建出来的 , 是用速度造出来的 , 甚至可以说是用梦想设计出来的 。 如此特别的城市 , 那就一定有特别的故事 , 而且 , 不仅仅是春天的故事 。 “魔方”呈现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描述性 , 正是这座城市的恰切象征 。
“千城一面”下独一无二的城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 越来越多的城市形象模糊“千城一面” 。 地方性的独特精神成为城市对抗全球化趋势的手段 。 深圳呈现出了城市文化碎片化与多元化的特质 , 这种模糊的不确定性与飘忽性 , 同时又伴随着旺盛的鲜活性 , 使得这座城市的魅力呼之欲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