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啥朱元璋为反腐败定下严苛制度,贪腐官员却仍然多如过江之鲫(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利玛窦和明朝官员
另外我们都知道 , 当官不可能就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不动 , 得到处走动 , 逢年过节得给上级送礼 , 平级之间也得走动 , 一方面是缔结关系网 , 有人好办事 , 一方面也是希望混个脸熟博个好感 , 将来升职加薪的时候也能想到自己 。
这么一弄 , 那点俸禄就更不够了 。宣宗初年 , 有一位叫孔友谅的知县上书说:“大小官自折钞外 , 月不过米二石 , 不足食数人 , 仰事俯育 , 与道路往来 , 费安所取资?”意思就是说我一个月那点工资还不够自家吃饱饭 , 还要迎来送往 , 实在是没钱了 。
而且到明朝中后期 , 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 , 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 , 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
要知道古代白银铸造过后直接可以作为货币使用 , 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可以直接购物的白银 , 导致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 官员手里那点银钱就显得更少了 。
官员收入低 , 但手中掌握权力 , 要想吃饱吃好 , 很多人就开始动歪脑筋 , 拿手里的权力去兑换金钱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明律律法严苛 , 但没有依法治国的理念 , 判罚尺度全凭皇帝一人把握
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非常之严苛 , 尤其是关于官员贪污腐败的《受脏》一篇 , 其中规定:对于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 , 从严惩处 , 一贯以下杖七十 , 八十贯则绞;对于监守自盗 , 不分首从 , 并赃论罪 , 满四十贯即处斩刑 。
之后又发布《大诰》 , 在其中规定凡贪脏钞六十两以上者 , 剥皮并枭首示众 。还搞了好几次宣传教育活动 , 印发全国家家户户 , 规定无论官民 , 都必须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认真学习 , 连科举考试都从《大诰》中出题 。如果一个罪犯家里收藏了《大诰》 , 那么在量刑的时候可以罪减一等 。
甚至连朱元璋本人还“亲诣太平门 , 将各官吏捶楚无数 , 刖其足 , 发于本部昭示无罪者 。”
但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 , 问题却不断出现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的明朝官员
由于皇权的高度集中和强化 , 明代监察官只有“弹劾权” , 没有“审判权” , 导致如何惩治贪官并不取决于法律条文 , 而是取决于皇帝的好恶与贤庸 。
朱元璋时期的郭恒案中 , 涉及到的官员包括国家的十二个布政司、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诸多高级官员和一群中下级官员 , 还包括了大批的地主乡绅 。
这其中很多人都罪不至死 , 尤其一些地方大户实际上并没有参与贪腐 , 他们只是因为借粮为地方官员填补亏空 。只是因为人数实在太多 , 朱元璋已经审不过来了 , 最后索性宁杀错不放过 , 一批一批地杀 , 前后杀了数万人 , 参与者所有人的家产全部充公 。《明史》记载:“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 , 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 , 赃七百万 , 词连直省诸官吏 , 系死者数万人 。”“核赃所寄借遍天下 , 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斩首
因为杀人过多导致民怨沸腾 , 为了平息民怨 , 朱元璋甚至连主审官员吴庸都杀了 。另外担心如此大的贪污数额引发不良反应 , 只对外公布郭恒等人贪污秋粮700万石 。
推荐阅读
- 二氧化碳|“一颗绿萝七个鬼”,家中为啥不能放绿萝有什么讲究吗
- 文玩|文玩界为啥会有“赌徒心理”?都是为那一丝丝的希望铤而走险!
- 琥珀蜜蜡|为啥说琥珀蜜蜡手把件适合在冬天佩戴!!!
- |有的人说话很冲,工作也不是特别努力,却很受领导喜欢,为啥?
- 池塘|农村人挖池塘养鱼,一年集中捕捞一次,看为啥天天有收入
- 罗非鱼|广东男子野钓遇神奇场景,大量罗非鱼组团浮出水面,为啥没人抓?
- 运势|一个同事,全部门都不喜欢他,为啥还能待得久?他们通常是这种人
- 豪车|为啥有些领导的车还没有员工的贵?知道原因后,员工:难怪当领导
- 羽绒服|同件衣服为啥你穿显老气,看这8套穿搭对比就知道,衣品和钱无关
- 辅警|辅警工资低,为啥还有那么多学生报考?其中原因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