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军|王新军:驰骋在自己的文学原野上|文学自由谈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王新军:驰骋在自己的文学原野上|文学自由谈
王新军
【王新军|王新军:驰骋在自己的文学原野上|文学自由谈】是甘肃“小说八骏”中
最年轻的作家
在众多优秀作家中脱颖而出
必然有其
不能被代替的文学特质
王新军|王新军:驰骋在自己的文学原野上|文学自由谈
本文插图

熟悉王新军的读者能感受到 , 他的很多作品中有意无意地体现着“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 有作家评价:“王新军尽管生活在漫漫黄沙遮天蔽日、戈壁绿洲错落分布的西部边陲小镇——玉门 , 但其创作却不是如黄沙般浑浊 , 戈壁般荒凉 , 而是如一湾清泉、一缕清风般慰藉着疲惫的心灵、温润着苦难的人生 。 ”雷达先生更精辟地形容过他的文字:“给农耕诗意中滴进了一滴游牧文明的含着沙尘味儿的粗犷颜料……”
这种文字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和滋养他的河西大地是分不开的 。 “我的出生地河西走廊是一个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交融的地方 , 农业区与牧业区都很广阔 , 这事实上给了我的创作很大的想像空间 。 这片让我感到荒唐并心生敬畏的土地 , 就是河西走廊西部的绿洲 , 它在荒凉的罅隙中固执地存在着 。 这里曾经是羌人的游牧之地 , 也是匈奴、月氏等多个游牧民族肥沃的牧场 , 自从汉人来到这里 , 平坦的地方便被开始种植 , 牧场退到了荒漠戈壁和高山上 。 于是 , 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便在这里被共同哺育着 。 这里撼人心魄的空阔与粗犷 , 被天然地定义为自由的象征 。 一方山水管辖着的简朴生活 , 用自己的方式塑造了生长在这里的人们 。 ”王新军从小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 , 给了他多重的创作思维和丰富的想象 。 王新军说 , “在我很小的时候 , 就为远方横亘的群山和脚下绵延不绝的土地感到惊奇 , 天地之间 , 仿佛不是我向它们走去 , 而是它们在向我涌来 , 它们指引旖旎的河水环绕村庄 , 又在某一时刻毫不留恋地将村庄抛开 , 与时光一起扬长而去 。 它们让戈壁贫瘠地寸草不生 , 也让奔驰的群山裸露出坚硬的石头 。 这番天地就这样在我眼前显示着它们微妙的秩序 。 ”
王新军|王新军:驰骋在自己的文学原野上|文学自由谈
本文插图

王新军|王新军:驰骋在自己的文学原野上|文学自由谈
本文插图

其实 , 这片一直被中国历史称为“边地”的地方 , 西汉时便以出产天马而闻名于世 , 也孕育出其特有的文学意境 。 “唐以后 , 这里以边塞诗的形象在文学史上穿行千年 。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文明在此交汇、演变、东渐 。 一条河西走廊 , 仿佛每一块石头都记载着不同的故事 。 于我而言 , 这里埋葬着我的祖先和他们的故事 , 我在他们的经验中探索着自己的生活 。 这里是属于我的放逐心灵的版图 , 它早已将其复杂的密码植入我的血肉之躯 。 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血统复杂的汉人 , 我不知道自己身上遗传了怎样复杂的基因 。 也许写作就是我破译这些密码的行为艺术……”只言片语中 , 王新军以诗意的语言流淌着自己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
1997年 , 王新军曾经应《绿洲》杂志之约写过一篇题为《固守西部》的小文章 , 他也以此来告诉采访人员自己创作初期的写作理想 。 “‘固 ’就是坚毅不动摇 , 结实、牢靠的意思;‘守’则是守住自己的内心安宁与平静 , 这平静当是多意的 , 其中我觉得应当包含着‘灵动’的意思 , 是一种宁静而自由的象征 。 如今近30年过去了 , 我的写作视野 , 始终没有离开过这片亦耕亦牧——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掺杂、相互渗透的地方 , 这便是我创作意义上所固守的西部 。 ”王新军告诉采访人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