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最后的汉匈之战,明明汉军败了,为何匈奴活不下去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 , 公元前90年3月汉武帝组织了14万汉军对匈奴发动了猛烈攻击 , 而这也是其对匈奴的最后一战 。
——在战争初期 , 汉军的进展非常顺利 , 一路将匈奴到赶到了现在的蒙古和俄罗斯的交界区 。 但随着战事的推进 , 局势却对汉军越来越不利 , 李广利将军所带领的7万汉军甚至在返回途中于杭爱山地区被5万匈奴骑兵给包围了 , 最后全军覆没 。
汉军为什么会败给匈奴呢?这主要是因为虽然汉朝国力强盛 , 但是毕竟古代的生产方式落后 , 运输效率极其低下 , 随着汉军不断的向北推迟战线 , 其后勤保障愈发困难 。
毕竟交通的落后 , 决定了其会导致物资运送的消耗比过高 , 且极易受到天气的影响 。 汉军征途越远后勤所面临的挑战越大 , 后勤供给自然会影响到汉军的战斗力 。
再者 , 即便再强大的一个帝国也经不住常年战争的消耗 , 尤其是青壮年人口的大量伤亡者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 。
与之相对比匈奴虽然说不断向北后退 , 但毕竟是在家门口作战 , 它不用太担心后勤补给的问题 。 而且匈奴人本就居无定所 , 根本没有固定的聚集区 , 就连单于的日常也是属于一个移动的状态 , 所以汉军根本没有明确的作战目标 。 虽然没有与匈奴直面对战 , 但每天漫无目的的在草原上行走 , 物资消耗这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
匈奴与汉人交战的后期采用的是“疲敌战术” , 匈奴军队根据自己的特点 , 避开汉军的锋芒 , 采用化整为零的战术与汉军打游击战 。 由于匈奴的机动性比较高 , 每一次搞完破坏之后立马撤离 , 时间长久之后导致汉军士气低落 。 在汉军耐心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匈奴突然发动攻击 , 导致汉朝军队最终吃了亏 。
那匈奴打了胜仗之后为何还会走向灭亡呢?首先 , 自然是汉武帝已经打破了匈奴人稳定的生存方式 。 汉武帝没有攻击匈奴之前 , 匈奴控制着河套地区 , 河套地区有大片的良田可以耕种 , 毕竟农耕文明相对于游牧文明可以获得更多稳定的生产资料 , 因此匈奴可以在此地保持稳定的税收 。 但战争开始之后 , 汉军迅速夺得河套地区 , 将匈奴赶到了北部的草原之上 。 草原上的匈奴人为了生存必须保持择木水而居的游牧状态 , 生产资料极其不稳定 , 极其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 。 为了让牛羊获得足够的草料 , 匈奴人必须在特定的期间到指定牧场去放牧 。 而汉军的北伐已经完全打乱了匈奴人的放牧计划 。
在汉军掌握了匈奴人的放牧规律之后 , 便会去主要牧场“守株待兔” , 或者直接突袭抢夺牛羊 。 虽然匈奴人生活在马背上机动性比较高 , 但匈奴放牧的牛羊根本没有任何的机动性 , 面对汉军的突袭匈奴只好放弃牛羊只身逃命 , 从而使匈奴人的牛羊大幅减少 。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 , 因战争的原因导致匈奴内部出现了数十万的流民 , 这些流民为了活命 , 有的向南逃跑归属南匈奴 , 有的则是跟着北匈奴北逃 。
北匈奴为了避免汉军锋芒不得不向北撤退 , 纬度越高自然环境越恶劣 , 物资也就越短缺 。 即便现在工业科技相对发达的俄罗斯依然无法对西伯利亚地区开荒 , 更何况当年的匈奴 。 北匈奴因为物资的紧缺导致匈奴人口后期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 , 人口饿死的现象也相当的常见 。
推荐阅读
- 楚楚育儿|这个太监的心里其实很苦,贰臣传系列:西汉中行说叛汉投匈奴
- 娱你说历史|扰得中原鸡犬不宁的匈奴,如今变成了哪个民族?,历史上屡次南下
- 匈奴|匈奴如今还有后代吗?如果你是6个姓氏之一,可能属于匈奴子孙
- 匈奴|古时候让人们头痛的“匈奴”,现如今是哪个民族?你可能想不到
- 粟裕大将|1955年授衔后的十大元帅名单,让老蒋失落:没想到他落选了
- |坚守大清最后的军队,一直留存至1992年才解散,数十年来坏事做尽
- 年代回意|西晋灭亡的原因,除了八王之乱,最致命的是匈奴人建立的这个政权,原创
- 今日生活视角|说了两句不该说的话,暴露出两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醉酒后的李纨
- 慈禧太后|清宫戏都是骗人的,这才是真实的晚清老照片,图9是慈禧太后的贴身侍卫
- 南宫钦|西汉则如日中天,继承相同朝代:周昭王之后的西周威信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