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深圳特区40年|3万人变2千万 他们是成就深圳的人
从1980年设立特区时不到3万人口 , 到如今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 , 成为我国最大移民城市 , 这里吸引了无数人 。
【深圳|深圳特区40年|3万人变2千万 他们是成就深圳的人】40年来 , 从满地黄土到高楼林立 , 这座城发展速度惊人且设施便捷、治理精细 , 几乎浓缩了国人对“发达”城市的所有想象 。
这里像梦想“滋生”的温床 , 城市上空充满着触手可及的“成功泡泡” , 仿佛只要努力踮踮脚就能够着 。
不怕失误 , 不怕特立独行 , 不怕大胆突破 , 就怕没有想法、懒于试错、疲于奋斗 。
与其说这里圆了许多人的梦想 , 不如说是敢闯敢拼、勤劳智慧的人们塑造了锐意创新、彰显个性、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城市个性和风貌 。
这里 , 是深圳 。他们 , 是成就深圳的每一个人 。
拓荒者
登上前往广州的火车时 , 杜先芳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
那是1983年的春天 。18岁的杜先芳和几十个同事一起 , 从湖北荆门出发 , 前往一个“刚被圈出来的地方” 。彼时 , 距离深圳建市不过4年、设立经济特区不到3年 , 万丈高楼还处在“平地起”的阶段 。
他们是中建三局的建筑工人 。辗转到达目的地 , 意料中的尘土扑面而来 。“地方很小 , 路很窄 , 破败得完全没有城市的样子 。”这是杜先芳对深圳的第一印象 。
他们随后被分到国贸工地 , 由于人手短缺 , 这支一半都是姑娘的粉刷工队伍全被改成了钢筋工 。“每天我们去加工厂清点钢材 , 然后运到操作平台 , 再进行绑扎 。”杜先芳说 , 刚开始一个劲跟着师傅干活 , 并不知道自己在参与建设中国第一高楼 。
很快 , 标准层开始使用滑模施工 , 这是浇筑混凝土阶段省时省材料的办法 。杜先芳在龙门架下方的狭小空间内绑扎钢筋 。每半小时滑模提升20厘米 , 在此期间不仅钢筋工要完成绑扎 , 混凝土也要紧接着打入其中 。
不断沿着凝固混凝土表面向上滑动 , 滑模让施工效率得以提升 , 但过程不能停顿 。“很多时候要么暴晒要么淋雨 , 大热天时踩在钢板上直跳脚 , 下雨就直接把手套摘了 , 靠一双肉手‘对抗’钢筋 。”杜先芳说 , “下班时衣服上都是锈 , 最开心的是每天能吃到小蛋糕、喝汽水 。”
他们住在工地旁用毛竹搭成的简易工棚里 , 除了床几乎没有其他家具 , 被大家戏称为“竹园宾馆” 。这是早年深圳建设者的集体记忆 。比杜先芳更早来深圳的铁路工黄海清回忆:“实在没地方住 , 只能用竹子搭 , 夏天高温也没电风扇 。”
起初 , 一条通向广州的单轨铁路、一段连接香港的木桥成了深圳与外界少有的联系 。在几近荒芜的土地上 , 黄海清指挥着30多辆运输车不停往返、运送材料 。各地建设者、工程兵蜂拥而至 , 慢慢打通城市血脉 。单轨变双轨、木桥变新桥 , 直到建成贯通内外、纵横交错的路网 。
工作和生活简单朴素且艰苦 , 这群刚离开家乡的年轻人无暇思考太多 , 但杜先芳还是被“卷”进了一场历史奇迹——随着滑模施工技术使用逐渐熟练 , 楼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 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速度 。
“滑模一直不停 , 我们也不停 , 就想赶紧干完 。”她说 , “那时候年轻 , 浑身都有劲 , 三天只睡几个小时都没事 , 很多时候眯一会儿就得接着干活 。”
推荐阅读
- 秋招|深圳十月海归人才秋招:200多家企业参加,将吸引逾万名人才
- 中年|宿迁深圳招商再结硕果,签约项目19个,协议总投资158亿元
- 海通证券|前十中唯一增幅双降券商,海通证券所为何因?
- 一点资讯|以侨为“桥” 再立改革潮头 | 汕头经济特区开创特色招商引资项目 为特区发展注入生机
- 以侨为“桥” 再立改革潮头 | 汕头经济特区开创特色招商引资项目 为特区发展注入生机
- 招商引资项目|以侨为“桥” 再立改革潮头 | 汕头经济特区开创特色招商引资项目 为特区发展注入生机
- 疫情|深圳“8?14”疫情源头可能来自香港 与进口冷冻食品关联性不大
- 红刊财经|深圳前海人寿幸福之家养老院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
- 香港特区立法会28日举行延任决定公布后首次正式委员会会议
-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专家: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