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考上清华跪谢父亲,摆拍视频何以“弄假成真” | 睡前聊一会儿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考上清华跪谢父亲 , 摆拍视频何以“弄假成真”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 , 梦中有世界 。 听众朋友 , 你好 。
不久前 , 一个短视频感动了不少网友:工地上 , 一名男子正在干活 , 身穿校服的女孩跑来扑通跪下并大喊 , “爸爸 , 我考上清华大学了!”然而没过多久 , 这个账户又发布了一个短视频:病床上 , 躺着一名中年男子 , 女孩扑倒在他身上痛哭 , 告诉植物人父亲自己考上了大学 。 眼尖的网友发现 , 两个女孩是同一个人 , 而植物人父亲正是工地上干活的男子 。 剧情急转直下 , 点过赞、打过赏的网友纷纷跺脚:原来被骗了!
事后 , 网警部门发文谴责 , “希望大家能传播真正的正能量 , 而不是靠编造吸引毒流量”;短视频平台也对该账户做出了限流10天的处理 。 但颇有戏剧性的是 , 视频创作者倒喊起了冤 , 他们委屈地向网友喊话:“目的是传播正能量 , 这样有错吗?”“你们看韩剧哭得稀里哗啦的 , 怎么不去找他们呢?我的作品都是段子!”这也令人反思: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江湖 , 不同类型信息的边界如何确定?在流量收割盛宴裹挟之下 , 用户如何做出理性判断?
短视频|考上清华跪谢父亲,摆拍视频何以“弄假成真” | 睡前聊一会儿
本文插图

传播学者梅罗维茨在《空间感的失落》一书中提出 , 电子媒介使各种信息混杂在一起 , 从而模糊了原本物理隔离的社会情境 , 人们随之要做出行为调整以更好地扮演社会角色 。 的确 , 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 , 人们接收信息的边界变得模糊了 。 在过去 , 早上出门买份报纸 , 看的是新闻;晚上在剧院真诚流下泪水 , 但明白故事纯属虚构;即便是看电视 , 报道与影视也是泾渭分明 。 而现在 , 小小手机屏幕 , 既是报纸 , 也是电视 , 还可以是剧场;社交媒体平台 , 装得进国际风云、人间百态 , 甚至还有动物世界 。 也许一秒前还在刷高考录取动态新闻 , 下一秒就切换到“女子跪谢父亲” , 不明真相的用户把表演误认为事实也情有可原 。
但在短视频平台上 , 一些创作者恰恰利用了这一点 , 有意模糊着真与假 , 混淆了新闻事实和表演创作的边界 。 文化学者张颐武曾归纳 , 短视频具有片段性和表演性 。 发现某些新闻事件传播量大面广 , 一些创作者就截取其中最有戏剧性的片段 , 开始搞复制粘贴式创作 。 从“跪谢父亲”系列视频 , 到“外卖小哥痛哭”的摆拍视频 , 再到伪装作街头监控的自编自演 , 很多广为流传的视频其实是摆拍之作 , 不少观众在知道真相后纷纷表示反感 。
诚然 , 一些虚构视频让不明就里的观众随之喜怒悲思 , 就作品内容而言也没有刻意传播负能量 。 但与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方面具有虚拟性的戏剧、影视作品相比 , 不少摆拍视频刻意模糊自己的创作痕迹 , 营造一种新闻记录的真实感 , 容易让观众信以为真 。 在“传播正能量”的辩解背后 , 也有着赚取流量、进而通过广告变现获取收益的把戏 。 正所谓“修辞立其诚” , 观众并不排斥匠心独具的虚构作品 , 更不排斥介入现实的艺术创作 , 但刻意模糊虚构与现实的界限、骗取观众关注的做法 , 从动机上看已经走偏了 。 如果摆拍视频大行其道 , 将耗费人们的注意力资源 , 让真正动人的故事湮没与信息海洋中 , 还会污染视频平台的生态 。 而一旦“由真变假” , 更难免会给观众带来情感和道德上的双重冲击 。
媒介技术赋予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 , 但同时也对人们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 大众媒体兴起以来 , 假新闻一直都存在 。 19世纪末 , 美国报业经历过“黄色新闻”时期 , 廉价报纸为了比拼销量而捏造事实、散布谣言 。 进入互联网时代 , 由于缺乏把关程序 , 网络假新闻频频出现 , 新闻反转事件也时有发生 。 如果说以往新闻反转的原因还在于对事实片段化、夸张化、碎片化的呈现 , 那么现在的短视频摆拍则完全脱离了新闻生产的范畴 。 尤其是借助技术手段 , 让“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 无论图片多么栩栩如生 , 视频如何催人泪下 , 先别急着冲动点赞 , 多问一句“真的还是假的” , 才不会轻易被收取“智商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