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八佰》诞生记:不刻意歌颂英雄,但人性熠熠闪光( 二 )


2013年,在象山搭景的尝试失败之后,管虎先去完成了《老炮儿》。在一次华谊的年会上,制片人朱文玖坐在时任华谊实景娱乐项目负责人的秦开宇旁边。朱文玖问他,“实景娱乐是负责什么呢?”
秦开宇说,“将IP变成景区。”
【 英雄|《八佰》诞生记:不刻意歌颂英雄,但人性熠熠闪光】朱文玖问他,“那你有地吗?”
“我有地。你有什么?”
“我有项目啊。”朱文玖回答。
《八佰》项目一度搁浅的搭景地选址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而且由于拍摄现场最终会变成景区,搭建场景的费用也并不需要影视团队承担。
其实,再造四行仓库、苏州河、南岸的居民区这些事,本身就是一项标准的土木工程。只不过,所有要求都由剧组提出设计方案,最终由工程设计单位、建筑单位完成。
其中,四行仓库的西墙和邻近租界的南墙,几乎完全还原为历史中当年的模样。而东墙和正对敌方的北墙,历史图片资料很少。根据一些文字资料,管虎团队将北墙设定为一个易守难攻的堡垒,找了包括切尔诺贝利的一些库房资料作为参考,融入对仓库北墙的设计中。
在管虎的想象中,苏州河南岸的租界,应该是一片繁华景象,以此与战火中的北岸形成对比。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但美术组查阅资料时发现,1937年,南岸临河的地区并没有那么繁华,建筑大多是两层的民房。最终,团队摒弃了原始记录的方式,按照最初的理念,有意在南岸临河的地方设定赌场、戏台、霓虹灯等元素,营造出旧上海的歌舞升平。
2016年下半年,搭景正式开始。那片地的土是“弹簧土”,土质松软,团队为了赶进度,采用钢结构的方式建造建筑。政府有关部门对钢结构住宅的相关规定中,每平方米承重200公斤。但由于《八佰》的拍摄中,演员众多,需要摆放重型装备,以及有大量爆破戏,于是,制片人朱文玖要求工程必须达到每平方米400公斤承重,所有钢梁成倍加粗。
建造好的仓库内部有两千平方米,如果在地上摆放灯光设备,对于演员众多的战争戏来说,很容易穿帮,而且地上也会有杂乱、粗糙的影子。于是,团队要求在二层以上的地面上,打出共约300个1.5米×1.5米的窟窿,用来透光。拍摄时,将光源悬置在更高一层的天花板,透过窟窿打光至正在拍戏的楼层。
本来就是战争题材的电影,每层又有那么多窟窿,安全风险成倍增加。制片人朱文玖专门成立了“防火防盗小组”,保证安全。为了防火,要求所有人不允许抽烟。为了减少重量,在某一楼层拍摄时,未参与拍摄的人员全部在仓库外休息。为了防范共振的风险,士兵行进中,要求“碎步、小跑”。
《八佰》上映之后,人们惊叹于这部国产战争片在技术上的巨大精进,实际上,最终的呈现结果都是由众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繁琐细节累积而成。
 英雄|《八佰》诞生记:不刻意歌颂英雄,但人性熠熠闪光
文章图片
《八佰》剧照:隔岸观火——公共租界一河之隔歌舞升平。摄影/白小妍
“没有把高潮放到尾巴上”
搭建场景那段时间,演员已经就位。片中北岸的士兵,演出前要进行7个月军训,保证肌肉、肤色、军姿的真实感。并且,为了表演真实性,即便是群演,每个人也要给自己写一份1937年的人物小传。而几位主演,要提前健身,做力量训练,并参加至少1个月的军训,“拍摄中使用的枪,每杆4公斤重,如果不训练,拍8条10条,演员就已经累垮了。”朱文玖说。此外,因为历史上的“八百壮士”来自于不同的部队编制和省市,口音不同,演员还要提前训练方言。
而在拍摄一年前,剧组就已经在网上征集南岸租界区的群众演员,要求现实中的职业与片中的职业有所匹配。比如,苏州河南岸街边画画的一位群演,是从上海的一家美术学院里找来的教授。“我不太希望把上海车墩或北影厂门口的群演拉来,换上衣服,喊两句口号,走两步,衣服也不合适,吃完盒饭就走了,那样完成不了这部电影。”管虎说。
《八佰》之前,中国战争电影已经有漫长的历史。但像《八佰》一样,以小人物群像的视点叙述故事,花高成本搭建实景拍摄,拍摄前演员集体军训长达7个月,情节对战争有反思意识的作品,并不多见。
中国战争电影拍摄的第一波高潮,是在现实中“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的1930年代末。彼时连年战乱,抗日救国情绪高涨,彼时的战争电影特征是“怒吼式”的,这些电影情节简单,通过树立英雄、批判懦弱者,担当起战争动员者的角色。
1949年之后的头17年,随着战乱的结束与新政权的诞生,战争电影的特征由“怒吼”变为“讴歌”。这些影片几乎全部由国营制片厂出品,题材大多取材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其中代表作品包含《中华儿女》《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这些作品,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颂扬多于思考,宣教重于娱乐。
真正意义上有反思色彩的战争片,在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出现的。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这一时期战争片开始突破“人性”“人情”的禁区,重新审视战争与人的关系,即便是片中英雄、伟人,作者亦努力将人物塑造向真实靠拢,其中代表作品有《小花》《今夜星光灿烂》《归心似箭》等。
上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随着电影市场的压力显现,以及国家倡导“主旋律”的创作理念,众多电影从业者用“主旋律娱乐化”的方式,以兼顾市场和意识形态的要求,其中代表作品有《大清炮队》《哗变》《烈火金刚》等。不过,在这一风潮中,也有少数导演进行了不一样的探索,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当属姜文的《鬼子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