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八佰》最大的败笔不在电影内,而在电影外


八佰|《八佰》最大的败笔不在电影内,而在电影外
文章图片
八佰|《八佰》最大的败笔不在电影内,而在电影外
文章图片
八佰|《八佰》最大的败笔不在电影内,而在电影外
文章图片
八佰|《八佰》最大的败笔不在电影内,而在电影外
文章图片
八佰|《八佰》最大的败笔不在电影内,而在电影外
文章图片
今天是《八佰》点映的最后一天 , 明天就要正式上映了!想必很多小伙伴已经提前定好了票 , 在家苦苦等待吧?
这部战争题材电影再次书写了国内的票房神话 。 截止今天中午 , 《八佰》的点映票房已经超过了1.8亿元 , 这个数字创造了中国电影历史上点映票房的最高纪录 , 超过了《西游记女儿国》的1.79亿 。 这个数字在如今萧条的电影行业是很罕见的 , 更何况《八佰》的题材是描绘抗日故事的战争片 , 愈发显得难能可贵 。
在创造票房神话的同时 , 《八佰》还保持着良好的口碑 , 这部电影目前在豆瓣评分7.9分 , 点映阶段就有超过6万人评分 , 在猫眼上的点映评分也达到了9.2分 。
之前 , 许多业内人士都在猜测《八佰》将会是今年最成功的国产电影 , 可实际上映后 , 《八佰》并没有想象中的尽善尽美 。 电影里也有不少让人诟病的地方 , 其中讨论最多的是电影的删减 。 因为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 , 整部电影删减了十几分钟 , 不少演员的戏份遭到了压缩 。
最惨的是阮经天 , 这位演员在《八佰》中饰演的是一位会讲汉语的日本记者 , 他是一位坚定的反战人士 。 后来他在四行仓库保卫战爆发时因暴露了自己日本人的身份 , 被周围愤怒的群众当成了间谍而惨遭吊死 。 因为大家都懂的原因 , 阮经天的戏份被一点不剩的全都删光了 。 这其实不能苛责官方 , 谁不想把辛辛苦苦拍出来的影片完整展示给影迷呢?可是为了满足过审需求 , 《八佰》只能出此下策 , 这实在是无奈之举 。
不过在我看来 , 《八佰》最大的败笔不是删减 , 甚至都不在电影内 , 而是它的出品公司——华谊兄弟 。
华谊兄弟是一家老牌娱乐集团 , 这家公司创立于1994年 , 于2009年上市 。 从过往的历史来看 , 华谊兄弟无疑是国内商业成绩最好的民营影视公司 , 无论是《手机》、《非诚勿扰》这样的经典贺岁片 , 还是《风声》《宝贝计划》等票房佳作 , 都是华谊兄弟公司出品的 。
然而风水轮流转 , 再赚钱的工资也可能遭遇滑铁卢 , 因为2019年华谊公司多部影片未能如期上映 , 再加上2020上半年的影视行业寒冬 , 华谊公司亏损严重 , 累计亏损已经达到了40亿元 。
因为公司形势严峻 , 华谊兄弟对《八佰》给予了厚望 。 为了弥补公司财政的巨大亏空 , 在《八佰》上映前 , 华谊兄弟想出了一个损招 , 那就是“年票房200万以下的影院 , 必须拿出去年实际票房的3.5%作为保底金额 , 上交给华谊兄弟后才能上映《八佰》” 。
这3.5%的保底金额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八佰》在影院的收入超过了去年总票房的3.5% , 那《八佰》和其他影片没什么区别该如何分账就如何分账;如果《八佰》的实际收益达不到去年票房的3.5% , 那只能说抱歉了 , 影院多上缴的资金就打了水漂 , 白送给了华谊兄弟 。 这本质上是一种把风险转嫁到影院的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