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该不该给花小猪更多的包容

_原题为 该不该给花小猪更多的包容
用户|该不该给花小猪更多的包容
文章图片

花小猪火了 , 有褒有贬 。
一方面的声音是:“便宜 , 实惠 , 解决了我的出行基本需求 。 ”
另一方面的声音是:“不好叫到车”、“等待时间长”、“司机取消订单”……
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调试运营 , 滴滴旗下的花小猪打车陆续全国上线运营 。 最近的一轮大促活动也已经高调展开:8月17-23日在北京、广州、南京、杭州、成都、郑州、合肥、太原、青岛9城 , 每个城市前8888名用户首单减20元 , 剩余订单6折最高抵10元 。
随着多城同时上线并启动大规模补贴 , 花小猪的用户数量也在短时间内大幅攀升 , 关注度同步剧增 。 与此同时 , 运营中的一些问题也随着规模的扩大而被放大 , 出现了不少争议 , 花小猪瞬间被推到风口浪尖 。
但是当下的争议中也透露出一丝熟悉的味道 , 让人们不由得联想到电商圈的拼多多 。
实测:实惠舒适难两全 今年3月 , 花小猪开始在下线市场低调试运营 , 引发市场猜测 。 到7月22日 , 滴滴官方才正式宣布花小猪的身份 , 并且开始进入更多的城市 。 随后 , “少帮主”郭麒麟成为其品牌代言人 ,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花小猪的定位是面向年轻用户群体 , 推行“实惠出行”理念 , 核心就是节省出行成本 , 让网约打车再便宜些 。
8月17日开始 , 花小猪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大促销 , 在9个城市用“强力减免”进行拉新 , 几乎每一辆滴滴快车里都会出现一个花小猪的二维码招贴 。 如此大的促销力度在市场迅速掀起波澜 , 用户们薅羊毛薅得不亦乐乎 。
懂懂下午六点实测了一下 , 平时常去的一处商场 , 距离5公里 , 预估价快车约27元左右 , 优享是31元左右 , 而专车大约要花40元 ,。 用花小猪的一口价 , 是24.37元 , 限时券抵扣4.87元 , 只需实际支出19.5元 。 除去最近的补贴因素 , 其常规定价还是比快车低了不少 , 跟拼车价格相差不多 。
这几天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晒单 , 感慨花小猪的低价 。 一是价格相当实惠 , 以前上下班挤公交车的一批年轻人 , 现在舍得打车了 。 二是一口价 , 不用担心路上堵车造成车费超出预期 。
除了价格 , 还有用户体验 。 因为几大城市的大力度补贴 , 定单量激增 , 一些问题也被放大 。 翻看网上的各种吐槽 , 包括不好叫车、等待时间较长、司机不接客人或取消订单等 。 从懂懂的实测来看 , 不来接客人和取消订单的情况目前还没有遇到 , 不太好叫车确实存在 。
不容易叫到车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所处位置较偏 , 在五环外;二是发展初期 , 司机和车辆的供给还不充足 。
此外 , 车的档次会明显与专车有差距 , 跟快车差不多 。 不过 , 在车辆的档次上 , 懂懂早有思想准备 , 这就跟叫快车与礼程专车类似 , 车辆的档次、收费和舒适度一定不在同一水准 。
作为网约车的资深用户 , 懂懂这里特别提醒用户们一点 , 实惠与舒适难两全 , 如果决定使用花小猪 , 一定要先设定好自己的预期 , 花小猪可以满足点与点之间最便捷的出行需求 , 但一定不会有很好的舒适性 。 当然 , 这也是相对于专车而言 , 如果对比挤公交车 , 舒适性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
所以 , 从花小猪的定位和懂懂的实测体验来看 , 网约车的价格与舒适度本就成正比 。 首先 , 硬件上不要指望花费不到专车一半的价格去享受专车一样的服务水准;其次 , 目前遇到的那些管理、运营范畴方面的问题 , 懂懂觉得会慢慢有所改善 , 比如不好叫到车 。 如果将来供给和需求都增加了 , 叫车自然会越来越容易 。
拉新:网约车圈里的拼多多【用户|该不该给花小猪更多的包容】用户|该不该给花小猪更多的包容
文章图片

下载花小猪打车APP时 , 关于这款应用的说明有这样一句话:“打车能赚钱 , 多打多赚” 。
与拼多多相似 , 花小猪有社交裂变的玩法 。 最近 , “好友轻松点一点 , 打车券送给你”、“帮TA助力 , 惊喜奖励等着你”……这款打着“全网最低价”旗号的网约车应用“花小猪打车” ,使用的就是社交手法拉新 。 用户可以通过完成多种简单任务 , 如签到、推荐等领取奖励 , 而微信群、朋友圈 , 抖音、微博等多个流量平台上也随处可见其踪迹 。
滴滴要做的 , 是从出行角度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 我们从网约车市场现状来看 , 滴滴的市场份额占有绝对优势 , 而从存量市场来看 , 滴滴增长的空间并不大 。 今年以来 , 滴滴在业务上比较激进 , 推出了针对时间不敏感人群的“青菜拼车” , 针对价格敏感人群的“特惠快车” , 还上线了“滴滴货运” , 恢复了顺风车的“跨城服务”……所有这些服务就是针对增量市场在推细分业务 , 特别是此次的花小猪 。
从滴滴的通盘布局来看 , 花小猪的目标就是拉新——激活增量 。 大家可能还清晰地记得 , 拼多多出现之前 , 电商平台用户数增长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 , 而拼多多出现后 , 不仅成就了一家纳斯达克 100 指数成分股、中国前三大电商平台 , 其“五环外”的定位也给淘宝、京东带来启发 , 纷纷通过开发下沉市场开启了用户数“二次增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