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制造企业( 二 )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制造企业
3.对技术的理解不同在中国企业家眼里 , 技术基本上等于先进的设备 , 所以中国老板的设备一个比一个买得先进 , 但花钱培训技术员却舍不得 , 培训全员的老板则更是少之又少 。记得以前给一个家具公司做企业形象设计的时候 , 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位家具公司的老板愿意花750万买了一台日本的设备 , 但是需要花40万培训一批技师却舍不得 , 以至于被不懂操作的人把机器搞坏 , 只有再花50万去修 。 其实 ,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比比皆是 。远的不说 , 就说我们身边的例子吧 。 中国商人背的相机一个比一个高档 , 从佳能的50D到5D-MAX2 , 甚至到1DS-MAX3 , 一个比一个专业 , 一个比一个高档 , 但仔细一看 , 他们使用的全是傻瓜模式 。买相机容易 , 因为咱“不差钱” , 但舍不得花时间去学习 , 去研究 。 我团有个小姐 , 见我给她拍的照片好 , 问我是什么型号的 。 我说我的是佳能 , 只有一两万 。她说她们家的相机也是佳能 , 有15万多 , 但是拍的效果还没有我拍的好 。 所以 , 人们狭隘地认为只要设备好 , 拍出来的东西就一流 , 这个观点显然有点滑稽而愚蠢 。日本人跟中国人不太一样 , 他们买设备可能精打细算 , 但是学习技术比较舍得花钱 , 而消化技术则更舍得花钱和精力 。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 , 我们的设备是100分 , 他们的设备可能是80分 , 我们用的能力可能只有30分 , 人家用到95分 , 这样100×30% , 只有30分 , 而80×95%有76分 。 他们用80分的设备却胜过我们100分的设备 , 这就是技术的差距 , 也是软实力的差距 。 所以 , 设备并不是最主要的 , 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技术的关键就是全面消化和全员掌握 。 事实上 , 如果一个企业长期从事某一种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 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就一定越来越系统和深入 , 优势也就越来越明显 , 任何一个新的进入者要想在短期内赶超是根本不可能的 。中国和日本企业的差距还可以用一句话总结:表面看得懂 , 根本学不会 , 更是坚持不了 。举个简单小例子 , 日本人要求每天车间的地板要清洁十次 , 这样才能保持环境的清洁和产品的品质 。 日本人听了以后 , 保证每天十次 , 一次不少 , 坚持不懈 。 我们头三天十次没问题 , 一个星期过去 , 十次就变八次 , 慢慢地八次变五次 , 五次变两次 , 最后三天一次、五天一次、一周一次也保证不了 。我们连一个最基本的事情都是如此 。 很多的技术指标、细节 , 就是在这样的自我松懈中变形 , 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企业信誉 。 长此以往 , 何来品牌?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制造企业
4.对速度的理解不同中国人做事特别喜欢追求速度大跃进 , 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思想极为严重 。 中国人做事喜欢讲究立竿见影 , 讲究所谓效率和速度 。 而日本人似乎和我们不同 。 我们的导游英子介绍说 , 日本人看起来比较程序化和呆板 , 背后是严谨、精细、执着、精益求精、专注、专业、认真 。 而中国人大都比较灵活 , 背后是小聪明、偷工减料、自以为是、粗制滥造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 , 日本经济的发展还是远远走在我们前面 , 而且发展的结构、质量比我们要好得多 。 日本经济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 跟我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 而是有着天壤之别 。 我们的单位能耗是日本的150倍 , 也就是说消耗同一个东西 , 日本创造的价值是我们的150倍 。 这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思:何为快?何为慢?日本发展经济是让民众受益 , 让本已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有更高追求目标 。 中国发展经济是用来攀比、炫耀的 。 更可怕的是 , 大部分民众盲目的“爱国热情”会让中国走更多弯路……像中国新兴城市的马路一样 , 刚刚修好又刨开铺煤气管道 , 过半年又来铺水管 , 没过几天又刨开铺液化气管……我们修高速公路的速度之快也是令世人惊讶!可惜每每你走到高速公路上会发现 , 这里在修路 , 那里也在修路 , 高速公路修好没两三年就得翻修 。而这些都计算在GDP里面 , 修一条路要一个亿 , 再修一次又得花八千万 , 再修一次还得花五千万 , 我们的GDP就2.3个亿了 。 人家一次花一亿 , 或者一点二亿就搞定 , 表面上看起来人家花的钱多一点 , 人家的速度是慢了一点 , 但是一次到位 , 用不着折腾和浪费 。在我看来 , 所谓“快” , 首先要以保证品质为前提 , 只有这样的快 , 才有意义 , 否则来得快也去得快 , 生得快也死得快 , 建得快也倒得快 。 我们任何的发展都应该遵循自然科学规律 , 不要想一蹴而就 , 违背自然规律的拔苗助长 , 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 做品牌也是如此 。日本的品牌 , 比如索尼、松下、丰田、佳能等等 , 最少都花了几十上百年的时间来打造自己的品牌 , 而中国除了老字号之外(其实品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 真正市场化的品牌屈指数来也不过二三十年 。所以 , 我们不要急躁 , 不要急功近利 , 静下心来 , 耐得住寂寞 , 专心专注地发展 , 再过五十年中国肯定会出一批大品牌 。 但如果中国一如既往地如此急功近利、浮燥 , 自以为是 , 好大喜功 , 中国永远都不会出现世界级品牌 。品牌是什么?品牌对消费者而言就是一种体验 , 或者是一种可以信赖的承诺 , 而对企业而言就是获利的工具 。 所以 , 做品牌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投资 。 当然 , 有些投资可以立竿见影 , 而有些投资可能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回报 , 而是需要等很长时间以后才能够看到成效 。有长远目光的人懂得在品牌建设上加大投入 , 因为他有耐心 。 而有些人看到自己在品牌上的投入短期内没有回报 , 便心灰意冷 , 觉得还不如炒股、买楼来得实惠 。 久而久之 , 他会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 而到那时候 , 这个错误已经无法挽回 。我曾经有一个客户 , 是河北奔亚服饰 , 他的老板很沮丧地告诉我 , “我们厂以前和天津的大维制衣规模差不多 , 我们的生意比他们的好 , 订单做不过来 , 所以 , 我们觉得根本不需要做品牌 。 ”而在这时 , 大维制衣看到了做品牌的价值和意义 , 加大了在品牌方面的投入 , 通过各种途径塑造自己的品牌 。现在的情景是 , 同样一件衬衫 , 打上“大维”的能卖好几百上千元一件 , 而打上他们的品牌只能卖几十上百 , 品质、材料、做工都一模一样 。 奔亚的老板现在知道错了 , 想奋起直追 , 但是代价多大 , 可想而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