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小米十年,终究没把自己折腾成“苹果+腾讯”( 二 )


小米|小米十年,终究没把自己折腾成“苹果+腾讯”
图片

从手机销量来看 , 华为和苹果均逆势以两位数大涨 , 小米的销量同比下跌35% 。
小米|小米十年,终究没把自己折腾成“苹果+腾讯”
图片

此外 , 在小米重要的海外市场、市占率第一的印度 , 受疫情影响 , 出货量也同比下降 48% 。 根据财报 , 在2020年7月 , 印度智能手机的日均激活数量已回升到了疫情前水平的72% 。
十年后 , 小米初心“变了”
2020年 , 小米成立十周年 。 在十年前的2010年4月6日 , 雷军带领着十几个人在中关村(000931,股吧)的一间小办公室里 , 喝了一碗小米粥 , 开始了创业之路 。
不懂硬件、不会做手机 , 小米的创业历程从操作系统MIUI开始 , 这被认为是小米的互联网基因 。
从第一款操作系统面世 , 到第一部手机大卖 , 小米在上市招股书中这样写道: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
雷军坚持 , 小米这家一度占据中国第一的手机厂商 , 骨子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 卖硬件只是手段 。
雷军曾说:“我们实际上是一个铁人三项的公司 , 从创办之初我们就在谈铁人三项 , 我们做硬件产品 , 同时也做互联网 , 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 , 就是电商、新零售 。 ”
“铁人三项”的模式为:小米依靠手机的高性价比 , 吸引大批忠诚的客户 , 最后通过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将流量变现 。
小米|小米十年,终究没把自己折腾成“苹果+腾讯”
图片

遗憾的是 , 也就是因为此 , 在2018年上市之初 , 围绕小米估值发生了激烈分歧 。
雷军希望将小米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来估值 , 对标亚马逊、阿里巴巴 , 并称估值将达到“苹果+腾讯” , 但更多投资者仍将其看成是一家硬件公司 , 后者估值水平远低于互联网公司 。
也因此 , 小米最终以每股17港元发行上市 , 估值水平对标苹果 , 总市值约500亿美元 。 而且在上市后的一年半 , 小米的股价一直处于下跌中 , 在最近的连续上涨中依然低于上市初期的高点 。
小米|小米十年,终究没把自己折腾成“苹果+腾讯”
图片

此前 , 与雷军对赌的董明珠曾调侃了小米的股价 , 她曾说 , 雷军用互联网思维搞营销是厉害的 , 股票从上市的17块跌到8块10块了 , 而“我1万块的格力原始股现在已经变成3000多万” 。
股价侧面印证:十年过去了 , 小米始终没有摆脱卖硬件的命 , 互联网变现始终没有到来 。
从整体来看 , 自从上市以来 , 小米的营收结构更像一家硬件公司——来自硬件的收入占比超过90% , 手机业务占近60% 。
而小米的战略也在悄然转变 , 互联网属性弱化、硬件的重要性提升:2019年 , 小米启动“手机+AloT”双引擎战略 , 5年100亿元All in AloT 。
雷军当时曾这样阐述:“loT就是万物智慧互联 , 就是超级互联网 , AloT就是AI+loT即‘人工智能+互联网’ 。 所以说赢得了AloT , 小米就赢得了未来的‘硬件+互联网’ 。 ”
在上述定义中 , 智能硬件被看做通往互联网的大道:在庞大的智能硬件基础上 , 培育互联网收入 。
但现在 , 这个梦想只实现了一半:小米IoT智能硬件板块收入快速增长 , 2015年收入占比只有13% , 2019年就占到了30% , 但互联网收入并没有随之增长 。
与之相反的是 ,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 , 自有披露数据开始 , 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一直进展缓慢 , 长期在10%以内徘徊 。
在最新的二季度 , 智能手机、IoT、互联网服务三大板块分别占比营收的59.1%、28.5%和11% 。
在疫情期间 , 在线上业务普遍受益的情况下 , 互联网服务收入的增长成为小米财报最大的亮点: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提升29%、在整个集团的占比首次超过10%、MIUI的月活跃用戶大涨23.3%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