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曾叫临汝 汝州,或许有您不知道的故事( 三 )


公元775年 , 安禄山与史思明联合发动了叛唐的安史之乱 , 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 。
安史之乱平息后 , 国内出现了藩镇林立的复杂局面 , 其中淮西的割据势力以桀骜不臣闻名于世 。 唐德宗建中四年(738) ,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乘德宗用兵河北之机 , 率兵公开反叛 , 攻陷汝州 , 活捉汝州刺史李元平 , 东都洛阳大乱 。 德宗“诏太子太师颜真卿谕贼” , 李希烈反任命颜真卿为宰相 。 颜真卿严厉拒绝 , 后被李希烈杀死在汝州龙兴寺 。 颜真卿死后 , 朝廷决定集中全力解放汝州问题 , 命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行营节度使 , 率凤翔、邠宁、泾原等军 , 东讨李希烈 。 哥舒曜不负众望很快收复了汝州 , 李希烈败退 。 在唐军与李希烈叛军的决战中 , 由于德宗决策失误 , 唐军主力在汝州襄城之战失利 , 唐军只好退守汝州 。 德宗在调动西北唐军支援汝州时又发生“泾原兵变” , 差点要了德宗的命 。 之后李希烈称帝 , 割据一方 。 汝州成为朝廷用兵的最前线 。 贞元二年(786年) , 部将陈仙奇毒死李希烈 , 归顺朝廷 。
李希烈败亡之后 , 淮西的割据局面虽暂时得以缓解 , 但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 防范淮西割据势力拱护东都安全成为汝州守臣最重要的任务 。
790年前后 , 陆长源任汝州刺史兼汝州防御使 。 陆长源到任后首先考察和落实全州的防御设施 , 发现临汝县城的城垣残破不全 , 已失去了自身的防御功能 。 决定将其迁移至许洛古道的“石壕驿” , 并将梁县西部的两个乡划归临汝县 , 使其升为上县 。 县城移新址后规划建设了新的城防 , 大大提升了汝州整体的防御能力 。
《唐会要》:新升上县 。 汝州临汝县 , 贞元八年(792)二月二十六日升 。
临汝县移址后成为洛阳和汝州之间的重要门户 , 政治地位高于他县 , 在综合排名一直是上等县 。
后来的形势发展 , 证明陆长源的决策是正确的 。 元和九年(814) ,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后其子吴元济自代其职 , 谋划造反 , 侵犯西邻的舞阳、阳翟(禹州)和汝州的襄城、鲁山、叶县等县 。 由于汝州治下的城防坚固 , 终没越过汝州防线 , 这稳定了东都的局势 , 为朝廷彻底解决淮西问题争取了时间 。
元和十二年 , 在宰相斐度的指挥下 , 韩愈任参谋 , 发动了围剿吴元济的平叛战争 。 此役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 , 成功俘虏吴元济 , 押往长安处死 。 选入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古文《李愬雪夜入蔡州》讲述的就是活捉吴元济的故事 。
此役彻底解决了淮西节度使的问题 , 使唐朝统一的局面得到加强 。
晚唐时期 , 汝州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 由三等望州升为二等雄州 。 《通典》载 , 玄宗开元中 , 全国各州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七个等级 , 有“四辅”、“六雄”、“十望”、“十紧”之称 。 四辅州是环卫长安的同州、华州、岐州、蒲州 , 六雄州在边关要地 。 望州以下按管辖地域、人口、经济实力等划分 。 汝州一直为望州 , 一度在10个望州中排名第二 。
《唐会要》卷七十:新升雄州 。 汝州 , 会昌四年(844)四月升 。 这是唐代汝州历史地位最高的时期 。
五代时期由于战乱 , 处在宛洛、许洛要道上的汝州人口大减 。 至周显德三年(956) , 柴世宗下旨改临汝县为临汝镇 , 归属梁县 。 至此临汝县在汝州西部存在245年 。 降县为镇的临汝镇之名沿用至今 , 名符其实的千年古镇 。
唐代的临汝县管辖今汝阳县大部 , 汝州及伊川一部 。 张玉桥先生《唐先天元年临汝县为今汝阳县前身考辨》中的观点不无道理 。
D
宋代的临汝郡
宋代承唐制 , 对地方实行州县两级管理 , 州的长官称知州 。 不过宋的州均有两个名字 , 前州后郡 。 《宋史·地理志》:“汝州临汝郡”“郑州荥阳郡”“滑州灵河郡”“黄州齐安郡”等 。
两个名字 , 正规文本一般用前一个 , 非正规随意 。 官职称谓亦然 , 正式场合称知州 , 非正式称太守或刺史 。 杨亿调汝州后给皇帝的谢表《杨亿知汝州谢表》 , 苏轼《谢量移汝州表》 。


推荐阅读